齊東街日式宿舍群,從日治時期的文官宿舍到戰後的中央政府官員宿舍,歷經齊東詩社至目前的台灣文學基地,這一區日式建築的保留是台北市重要且無價的歷史文化資產。
走訪齊東街,來看看全台北歷史建築保存最完整的街區,也是文資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包含一棟市定古蹟(台北琹道館)與九棟歷史建築。
台灣文學基地假日有免費定時導覽服務 : 週六、日 14:00,活動前15分鐘在遊客中心服務台登記、等候。
園區地址 : 台北市濟南路二段27號
開放時間 : 週二 ~ 週日 10:00~18:00
11/5約好友來聽導覽當文青,於遊客中心登記。
脫鞋子進入悅讀館 (濟南路二段27號)
坐在下凹的榻榻米空間,聽導覽老師將齊東街日式宿舍歷史沿革娓娓道來。
然後,老師帶大家認識園區其他日式建築,也到齊東街53巷走走 ~
遊客中心旁有間樹屋,是當年住戶加蓋作為房間使用,現在被保留下來當倉庫。
園區有3處防空洞,是日治時期住民躲避防空使用。
眼前看到的小洞口怎麼進得去呢 ? 原來此地容易積水不退,為免孳生蚊蟲,所以把凹洞填平,只能呈現當年生活狀況而已,已無實質功能。
門牌齊東街53巷 2、4、6、8、10號五棟建築,在日治時期是中低階官屬職員宿舍,五棟建築排成一排,空間格局一致,這幾年修復完成後,作為台灣文學基地之謬思苑、文學厝、創作坊、展覽廳、平安京館舍使用。
跟著導覽走讀齊東街53巷
現況 : 53巷11號原台北琹道館(市定古蹟)暫停營運,9號是仿日式風格豪宅。
維基百科 :「齊東街53巷9號」在2004年9月20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後的隔日凌晨3點即被所有人僑果實業連夜偷拆,遭文化局痛斥要求蓋回原樣並被建管處開罰新臺幣3萬元,該處在2013年被改建為由姚仁喜設計的仿日式風格豪宅,但文資身份尚在。
走讀回來,我們到齊東舍集合,繼續聽導覽。(照片非當日)
位於濟南路二段25、27號日式宿舍,屬於日治時期高階官屬職員宿舍。
25號現為齊東舍,從日式宿舍到文學基地的沿革化為展覽,呈現於館舍中。
進館內,第一個房間是公務會客室,有高高的窗台,是辦公室非住家的裝置。
當時玻璃窗格只留一橫排是透明玻璃,增加室內的隱密性。
房中擺著一台數位互動裝置,重現1940年代東門城外的街景,展示日治末期生活於此的日常風景。
緣側加寬,可防止陽光照進房間內。
望向後院,好幾棵大樹成蔭,也看到樹屋。
座敷
展間之一
傭人的小房間
齊東舍建築模型
牆上解說資料
小房間的緣側沒有加寬
展間之一
齊東舍的後側
屬於齊東舍的防空洞
從防空洞位置看遊客中心
導覽結束,其他時間遊客自由參觀。
另一個防空洞,下凹處也被填平。
謬思苑是駐村作家居住的地方,平常大門深鎖不開放。
特定的日子,讀者可以進入會談,和作家近距離接觸。
我們是不讀書的人,所以沒有進去,只在屋外安靜地拍照。
名為玻璃屋的展演空間,牆面刻意露出日式建築竹編工法。
難得的機會可以走到謬思苑的前院,這裡可拍照,請保持安靜。
齊東街53巷的建築,只有2號謬思苑(特定時間)和10號平安京的前院是開放的。
在修復過程中,舊建材以謬思苑優先使用,所以謬思苑算是最貼近原建築的模式。
放空廣場有老樹相伴,清風徐來,很寧靜的場所。
53巷10號的平安京,有來自京都的抹茶滋味,我們被這張抹茶冰淇淋圖片所吸引,想進去喝下午茶,但是,沒有空位啦 !
在日式建築氛圍中享用日式餐點,很享受吧 !
站在門外興嘆,有機會再來了 ! 店員說要預約的。
展覽廳有進去繞場一圈,創作坊只在門外觀望、拍照。
進去文學厝參觀,順便歇歇腿。
文學厝有許多大人小孩的繪本故事書
閱讀環境良好,好友說以後沒地方去的話,就來台灣文學基地安靜地看書,真棒啊 !
圍牆上一首首詩詞,哪一首有觸動到內心 ?
台灣文學基地 :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開放時間 : 每週二~週日 10:00~18:00
交通資訊 :
捷運忠孝新生站5號出口,步行500公尺
公車211、222濟南金山路口站,606、214金山泰安街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