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車站設於1922年5月21日,當初台陽鑛業公司為了開採平溪地區之煤礦,於是從台鐵宜蘭線三貂嶺站分岔出來開鑿平溪線鐵道,它是全台唯一無公路可抵達的車站。
7/10(日)參加淑勤老師幼坑古道行程,搭4148車次區間車,8:39到三貂嶺,見識到了車站的特殊性。
車站設在河岸與山壁間,只停靠區間車,因第1月台長度不足停靠10節車廂,區間車4152次與4218次暫不停靠。第2月台逆行往瑞芳、台北、樹林方向的乘客,必須在站務員引導下跨越鐵道乘車。
這天好多遊客在三貂嶺下車,狹窄的月台擠滿了人,因為要先上洗手間,此行半路上真沒看到廁所呢 !
三貂嶺車站明隧道
出車站後,走出狹窄的通道。
此次路徑常與鐵道同行,進出三貂嶺車站的乘客,都必須走一段距離的鐵道旁人行步道。
基隆河壺穴分佈範圍廣大,長達40公里;壺穴數量多如沙數,為世界稀有景象;壺穴生命週期完整呈現;有各種類型組合,堪稱世界級地景。基隆河壺穴群著名的地方有暖暖、侯硐、大華、四廣潭。(解說牌)
眼前壺穴讓人驚艷,很期待當天將造訪的大華壺穴群。
走在鐵道旁,可見各種車型火車呼嘯而過。
河岸左側,三貂嶺舊隧道歷經30年荒廢,已重新建造為自行車道,今年7月開放自行車道試營運,網路預約正夯,騎到三貂嶺舊隧道洞口的騎士們,開心地拍照。
依循「行人請走地下道」
穿過宜蘭線鐵路地下道出來
台鐵宜蘭線與平溪線鐵路在此分道揚鑣,我們要循著平溪線而行。
三貂嶺隧道,隧道上方有題字。
鐵道旁遮蔭少,偶有平溪線火車經過身旁。
鐵道旁雖有「禁止通行」標誌,還是得通過啊 ! 小心確認沒有火車才可通過。
這裡有小聚落、小商店,景色優美 !
基隆河上游美麗的河川,水質清澈水流平緩,與基隆河下游景象真是天差地別。
這一潭如鏡面的水域是當地玩「水上瑜珈」的好地方。
平溪線有好多隧道,我們在魚寮路160號前右轉離開鐵道,往幼坑古道登山口。
第一次知道有水上瑜珈活動,照片看起來很有挑戰性 !
回望走過的鐵橋,藍天綠地與乾淨的基隆河,畫面真是漂亮;只是七月天氣太熱了 !
大家在這個水上搭建的屋子稍作休息後,準備走幼坑古道 ~
幼坑古道是早年居民往來的山徑小路,起步一小段水泥階梯後,沿途幾乎是自然泥土路,林蔭充足坡度適中,但是當天沒有涼風吹動,覺得悶熱難耐,揮汗行進;加上兩年沒有在戶外操練,走得不輕鬆啊 !
沿途都有指標,路徑清楚,往幼坑山方向。
左側有民房
山路起起伏伏,一山走過一山,我們並沒有登小山頂,循著幼坑古道走 ~
又走到鐵道旁了 ! 在山中小站暫歇。
像車站的候車亭,站體寫著「三清宮」,但這裡不會有火車停靠。
木柱上有張貼三貂嶺站火車時刻表,是108年版,一張看不懂的版面。
接著要沿著鐵支路走到前方隧道口左轉,算好火車通過的時間點太重要了。
不進隧道,在圍欄前有小路,左轉。
過小鐵橋,橋下是基隆河支流。
一段小小的好漢坡 !
淑勤老師沿途生態教學,認識植物、昆蟲等。
觀察特別的、生動的、待查的小生物,也是一種樂趣 ! 通常在老師的智庫裏都能找到答案喔!
走走停停,二個小時後到達用餐地點。竹子下疊了好多椅子,給登山客歇息用,感謝有心人 !
我們有充足時間野餐、聊天,還觀察周邊昆蟲及鳥類。
午餐後,往大華車站方向前進。(指標字跡約1.67km)
感覺午後有微風吹拂,似乎涼快多了,或許是接近溪流的關係吧 ! 小溪流中有大蝦子 !
一塊長滿青苔蕨類的石碑,刻著「台北州基隆郡」字樣。
周邊的石頭也是被蕨類覆蓋,此路段應該是行水區,最怕溪水暴漲了,山林濕氣好重啊 !
慶幸當天是個大晴天,若是雨天,步道全程一定泥濘濕滑,不宜行走。
又遇到另一個鐵橋
往瀑布方向
看來是有人居住的地方,路徑是水泥鋪地,蓮霧樹下好納涼。
被藤蔓、樹木包圍的碩仁煤礦屋舍遺跡
聽到清涼的溪流聲 ! 步道沿著溪流而行。
欣賞有水瀑與壺穴的天然美景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溪流沖刷而下的粗坑瀑布。
連日高溫不下雨,基隆河支流乾渴了?粗坑瀑布變得很秀氣!那幼坑瀑布也是相同的命運囉?路上遇到賞完幼坑瀑布的民眾說,幼坑瀑布(九層瀑布)變三層瀑布了!
步道盡頭是鐵支路,往右到幼坑瀑布,往左到大華車站。
換句話說,離開幼坑步道後,要開始走在很少遮蔭的鐵支路了,好曬喔 !
往右往左都是走在平溪線鐵道旁,所以列車經過的時間要計算好。
幼坑魚腹橋橫跨在基隆河支流上,回大華車站才會走的,但景色實在太美了,搶先拍照。
往幼坑瀑布約400公尺,走6分鐘。
12:40走到幼坑瀑布,就在鐵道旁,只有走鐵軌才能到達。搭乘火車沒有特別留意的話,會錯過九層飛瀑的畫面,近幾年,幼坑瀑布聲名大噪,到訪的遊客增多了。
眼前九層瀑布真的只剩三層!猶如細絲!
再看瀑布的腹地很小,已經有一群遊客到訪了。
仰頭仔細數一數,瀑布真的有九層耶 !
如蓮蓬頭的水瀑還是能帶來陣陣涼意 ! 水瀑下石頭濕滑,不能大意。
揮揮手照過來,這趟行程有18位學員參加,陣容強大 !
幼坑瀑布位於三貂嶺車站與大華車站中間,大華12:48的車次往三貂嶺,經過幼坑瀑布約12:52,等列車經過後,先前的隊伍就要準備離開了。
再等反向三貂嶺13:12往大華的列車通過後,我們也得離開了,待在瀑布的時間有40分鐘,可好好消暑一下。
離開幼坑瀑布往回走,經過漁腹橋和兩座隧道後,將去探訪基隆河著名的大華壺穴群。
第一座隧道很短 (走在鐵軌上,不算準火車時間怎行)
第二座隧道前合照
走出第二個隧道後,右側有往下石階。
救難紀念碑,說明瑞芳高工兩位學生邀朋友來此遊玩,朋友不慎落水,兩位高工學生分別下水搭救,因溪水嚴寒加上體力不支,三人同遭溺斃。校方感念兩位學生義行,特立碑紀念。也警示過往遊客注意,此處雨後溪水暴漲,水流湍急,請勿近水。
救難碑前方的水域看似平靜,其實水深不可測,暗藏洶湧水流也未可知。
上游湍急水流聲,流至救難碑前方,卻看似一攤死水 !
湍急的水流
103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告,劃定大華壺穴為「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照片只拍到一小部分,能到此一遊不虛此行。
大華壺穴是台灣基隆河上游的壺穴地景,分佈在大華車站至三貂嶺車站河段,是基隆河壺穴出露最為密集、分布範圍最廣、形態最多樣化的河段,兩岸樹木蓊鬱,環境天然而原始,壺穴地形保存完整,且較少人為破壞。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其獨特性及稀有性。就視覺感官來說,大小不一的壺穴,點綴原本平坦的河床,亦極具觀賞價值。(維基百科)
壺穴的發育分成五期 : 單一壺穴、連結壺穴、凹槽、河道、島狀遺跡。大華壺穴已經發展到了島列期,這五期都可以看到,甚至有花式的,形成心型。
(照片為老師提供)
離開大華壺穴,先等13:48大華開過來的列車通過後,繼續來鐵支路烤肉吧 ! 熱...
要趕在從三貂嶺14:12發車到大華14:20的列車之前,到達大華車站,從壺穴到大華車站有20分鐘緩衝時間,慢慢走,時間是夠用的。
在烈日下走了大約12分鐘,但感覺走好久,累 !
大華車站有流動廁所,進入像烤箱一樣,再被生煎活烤一次 !
14:20往菁桐的列車進入大華車站,我們要等14:43回瑞芳的車。
車站旁有間老屋改造的咖啡廳,有學員早已經在裡面喝飲品吹冷氣了。
車站有大華壺穴的介紹及周邊導覽圖
大華車站無人員看守,多卡通刷卡機自行刷卡進出站。
14:43上車坐回瑞芳,轉搭區間車回家。
將近兩年沒有走郊山步道,選在大熱天重出江湖,圖的是幼坑瀑布的清涼,雖然水量少的可憐,但當天行程滿滿沒有冷場,認識了三貂嶺車站的獨特性、走幼坑古道健身、探訪幼坑瀑布、和欣賞大華壺穴精彩的地景,很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