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一如往年,於基隆河大佳段河道舉行,6/3~6/5熱血開戰 !
今年開放民眾觀賽入場,把握機會邀好友同行加油助陣,見識到了龍舟隊伍的熱血與選手們對龍舟的激情,精彩精彩 !
龍舟賽這三天有交通管制,自行開車由七號、十號水門進出,八號水門只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八號水門外有Ubike站點,很搶手 !
我們為看龍舟賽而來,搭222公車在河濱公園大佳段下車,從八號水門進入。
水門旁3D彩繪
到達時已經下午3點多,怕來不及觀賽,快步走向河岸。
終點前的最後衝刺,兩隊差距很小。
小龍舟抵達終點不須拔旗,只要船體到達終點即算;小龍舟比賽必須有12個人在船上,包含10位槳手、1位舵手、1位鼓手,缺一不可。
比賽後,準備折返大直橋下。
把隊旗拿出來亮相 !
回程的划船動作可以放輕鬆,激戰後的此刻心情應該還是澎湃不已 !
我們也慢慢走向大直橋 ~
有的龍舟隊伍休息區冷清,是早上比賽完沒有留下來 ? 還是缺席沒參賽 ?
受疫情影響,今年有182支隊伍參與競速爭奪錦標。
路過一群很嗨的年輕團體,可能戰績不錯,熱血沸騰中...
我們想拍拍照,大家都自動靠過來合照,運動員的熱情讓阿婆們好感動啊 ! 我們幫忙加油打氣,期待明日有更好的表現,奪標成功 !
加油加油 ! 又一組龍舟隊殺過來了 ! 岸邊加油吶喊聲不絕。
抵達終點,記分板成績立馬知曉,都是些微差距,會場充滿緊張刺激 !
回程龍舟經過司令台時,要豎起槳致敬。
一組回去後,一組龍舟又來,當天下午去得晚,只看到小龍舟競賽。
陪同在比賽航道邊邊的船隻有 : 攝錄船和醫護救生艇,另有一艘撿旗幟、插旗幟的舢舨。
比賽長度500公尺,很耗體力的競賽,岸邊每100公尺有數字標示牌。
通過司令台,敬禮 !
司令台
6/4比賽結束,大小龍舟整齊的排放在大直橋下,等候明日再戰。
比賽起點處,少數工作人員做最後整理。
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使用的木造大龍舟、小龍舟,都是純手工打造,由士林區三腳渡劉清正師傅製造,保留傳統工藝之美,木造龍舟稱得上是藝術品。
這是比賽中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出的區域,比賽結後得以進來拍照拍船。
陸上盪槳池,划龍舟選手訓練用。
盪槳池和外圍欄杆都有龍舟圖案
龍舟工藝之美,草地上一隻和比賽相同的木造龍舟,讓民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和拍照。
台北端午龍舟賽正式由官方主辦自1974年,台北市中正盃龍舟錦標賽開始,迄今已有48年歷史,當時比賽點位於淡水河中興橋附近,隨後改至今中正橋下水源河濱公園,1995年隨著基隆河段截彎取直,龍舟比賽才移至大佳河濱公園。
6/5最終戰,下午我們又來了,這天天空晴朗,但風浪好大,飛機都改變方向起降了 !
這次從大直捷運站走過來,換到基隆河右岸大直橋下觀戰。
起點處龍舟準備就緒,等候發令。
能夠在最後一天下午競賽的都是強中強,有機會得到名次的隊伍。
以為找到一個距離河面最近的位置,馬上有船過來驅離,必須回到欄杆內觀看及拍照。
看河面漲潮中,民眾的安全及不能影響龍舟隊比賽進行,大家配合著退到欄杆內。
這一組是大龍舟,4組選手正奮力前進,槳手動作整齊劃一,鼓聲、吶喊聲,熱血沸騰 !
大龍舟比賽必須有21位參賽者,包含18位槳手、1位舵手、1位鼓手、1位奪標手,缺一不可。
發生什麼事 ? 漲潮+逆風的對抗 ? 第四水道舵手失誤,偏離自己的水道將被取消資格,太可惜了 !
上去大直橋上拍照 ~
第一次看現場龍舟賽,氣氛熱烈讓人深深著迷 !
拍照留念
基隆河大佳段景色很美,俯瞰龍舟在水面的角度真美 !
站在橋上感覺有強風加上水面會反光,可見龍舟選風浪中拚搏更加辛苦。
最後一組龍舟賽後,約3:30比賽結束,4:30頒獎。
從橋上看陸上盪槳池,岸邊觀眾也漸漸離去。
回到大直橋下,人潮散去,比賽起點淨空,工作人員都退場了。
這兩天雖然來現場觀賽的時間很短,已經感受到龍舟錦標賽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