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位於金門縣官澳東北角,距角嶼僅2100公尺,退潮時1800公尺,為金門本島距大陸最近的據點。整個觀測所係由濱海小山丘開挖坑道而成,相當隱密。昔日裝設有大型望遠鏡,監控對岸海空動靜。原為戒備森嚴的軍事設施,近年由於金門國家公園成立,開放民眾參觀,遂成為熱門景點。(維基百科)
旅遊第二天有一整天的行程,第一站來馬山,只到觀測站參觀,附近的風獅爺沒走到,可惜啊!
馬山觀測站目前還有營區,因開放遊客參觀觀測站,原大門入口崗哨移到營區前方,大門這邊看不到阿兵哥。
遊客直走觀測所方向
開放時間:每日8:30~17:00
走過林道,左側有馬山播音站,直走到底「還我河山」標語左轉為觀測所入口。
建議動線:播音站進,走到觀測室折回,從觀測所入口出。
因播音站有團體參觀,我們反向操作。
觀測所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有「天下第一哨」之稱。
進坑道了~
進入坑道往右觀測室,往左播音站。
全長174公尺的戰備坑道,是旅遊金門坑道中地面最好走的。
坑道內有隔間
反射擊陣地(裡面是空的)
走到底是觀測室,牆上有多張戰爭時期的相關照片。
有好幾架高倍率望眼鏡可望向對岸
使用望眼鏡不用投錢,但是用肉眼看更清楚,可看到福建外海島嶼~角嶼。
觀測室外的崗哨,這算是最前線的崗哨。
折返往播音站,從播音站另一頭進入。
播音站的路面很小,還有叉路,好像迷宮。
牆面圖畫和文字,好像聲音都穿進腦門了。
擴音器成為天花板裝飾物
國共抗戰早期年代,軍中硬體設施未如現代方便,馬山播音站的沖洗式馬桶設置,已是當時先進設備。
導遊說是因為鄧麗君來播音站而設置的
洗手間旁邊即是播音室,是對大陸喊話的第一線,在地人稱喊話站。
鄧麗君曾來此向對岸廣播,她的甜美嗓音也風靡到對岸,所以有「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之說。
展示間
播音站需24小時值班,內有值班寢室。
值班人員有站長、情報官、播音官、播音員,工作任務重大、工作環境辛苦。
牆上貼的祕密檔案,看不懂啦!
馬山喊話站1954年設立,1992年喊話播音走入歷史。
旅遊第二天是最操的一天,接下來還有很多坑道要走呢!
觀測站旁海邊,看到了「軌條砦」,這是防範敵人搶灘登陸的裝置,金門重要的地點都會設置的。
下一站:獅山砲陣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