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建於清乾隆20年(西元1756年),約10公尺高,為瀰濃庄東片出入之柵門。道光9年(西元1829年)竹頭背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據傳樓上匾額「大啟文明」四字即其所題。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古門樓毀於日人之手,太平洋戰爭時為傳送警報進行整修,民國39年本地居民仿清朝龍簷鳳閣之形式重新建造,恢復了原有的古典面貌。(解說牌)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高雄旅遊第二天,來到美濃午餐,粄條是一定要吃的,還跟小販買了橙蜜小番茄,而油傘工廠倒是沒有參觀,文化村也略過,車子正在往北走。不過卻停在東門街路旁,讓遊客下車參觀東門樓。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城樓好高,仰望樓上匾額有「大啟文明」四字,梁柱有對聯,細緻的彩繪及裝飾物則無法細看。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我們似乎只能跟城樓拍照而已,就算到此一遊了。有點敷衍呢!

接著,導遊帶大家到門樓前面不遠處,參拜美濃庄頭伯公。

我覺得東門樓應該還有些看點,不該只是在這面城樓前拍照,所以獨自留在原地,環繞門樓看一看。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果然,門樓裡面有些不一樣。這裡有石碑、解說牌,樓上匾額是「集福迎祥」四字。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二塊字跡斑駁的古老石碑,分別是「重修福德壇」及「端風正俗碑」,另於民國61年重立了「端風正俗碑」。

老石碑字跡看不清楚,新石碑則是無暇細讀,大概就是規範風俗之類的銘文吧!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解說牌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樓上的彩繪、裝飾看不清楚,覺得東門樓是秀氣的建築。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有解說牌介紹建築特色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走到左側,有個很陡的樓梯可登樓。看起來非常可怕啊!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白天有開放登樓參觀,不過我是不敢獨自上樓的,急忙跑去庄頭伯公處找人壯膽,路過此地也要去拜拜土地公。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東門伯公就在東門樓外,依著美濃溪畔,田園景色不錯!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風水型的伯公是以墓塚形式呈現,客家人早期供奉土地公僅以「神位、香座」的石碑供奉,祈求護土安民。民國89年公告為古蹟。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找到5位朋友一起來登樓,再看看這樓梯,很害怕,但必須鼓起勇氣!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耶!我們上樓了 ~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欄杆低矮,真的很危險,一靠近就腳底發麻 ~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門前帶水環青美,樓外屏山積翠濃」,描寫門樓外美景。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看看地面上的同車朋友們,也謝謝他們從低處幫忙拍照。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樓上四周有欄杆,可以登高賞景,室內面積很小,欄杆這麼低,我實在沒有膽量靠近拍每個面向的風景,同行的朋友要下樓了,我更害怕,趕緊跟在後面,好緊張的「爬」下去....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其實下樓沒有上樓害怕,完成任務覺得好開心。

 

瀰濃東門樓與東門伯公 (市定古蹟)

再看看這樓梯陡峭的坡度,古時候的人穿著長袍馬褂綁手綁腳的,怎麼輕鬆上樓呢?

有到美濃東門樓的朋友,要登樓賞景才不算白來一趟喔!

高雄二日遊走完全部行程,一路北上回台北。

旅遊日期 : 2019.01.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