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在新屋,以展現農村生活的百工百藝、實踐地球永續的循環經濟、尋找未來農業的科技方向為策展主軸,尋找農業轉型的契機,開創更多發展機會,縮短城鄉差距。在地農業的特色、多元文化的融合、未來農業科技的可能、桃園特有農業實力的展現,讓大家看見國際農業的大不同。
農博位置:新屋區東興路二段,新屋氣象站周邊
試營運期間:2017.04.22~05.14,9:00~17:00 (免門票)
有四大路線提供平日與假日接駁車往返:
綠線~高鐵桃園站,黃線~楊梅後火車站,藍線~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停車場,紅線~永安漁港
桃園市各區公所則只提供假日接駁車。
5/3去中壢搭好友的車,直接開往永安漁港停車場,再搭紅線接駁車前往農博會場。
回程就可以逛漁港吃海鮮了
展區入口布置「守護大地」,長60米的巨型雙手。
像農夫溫暖的手種植了各種草花植栽,有8種可代表桃園的蔬果圖案,猜到了嗎?
答案在這裡
園區好大好大,逛一天都看不完,我們盡力的逛了將近4個小時,真的遺漏了好幾個展區,也沒有時間看表演,就像2010花博一樣,要多去幾次才能深入了解農博精髓。
桃園農博園區分為「八大展區」,活動有歌舞表演、劇場、音樂會、街頭藝人,還有市集、DIY體驗、導覽、遊園車、接駁車...等。
整個花博的感覺回來了 ~
農業植物地景取名「奇幻烏托邦」,又分為「豐饒之境」與「魔幻奇境」二大主題,共13個裝置藝術。
剛進入展區有些迷糊,看著導覽地圖也分不清楚東西南北,就跟著感覺走囉!
牧迷宮
飄浮鯨魚
設置很多諮詢站,也有語音導覽機免費借用服務。
魔幻舞蝶
聽說每天還有四場魔幻舞蝶動態秀
遊園車繞行八大展區外圍,雖然很多人排隊,但遊園車很多輛,不會等太久。
遊園車停靠四個站點,有的車停1、3站,有的車停2、4站。
就糊里糊塗的跟著坐上遊園車沿途賞景
我們在第3站下車,參觀附近各展區。
1號景觀水池
桃園曾經稱千埤之鄉,目前也還有很多埤塘。
光電廊道 (一旁有農會市集)
「米食文化區」入口,這個大電鍋足以煮出許多米飯喔!
吃飯皇帝大,帳棚內有米飯試吃活動,也有陳列多元的桃米文化。
「米食文化區」空地也有陳列農業時期的設備,有爆米香試吃及滾牧草遊戲。
體驗日頭下的曬穀活動,是遊戲,很好玩;是工作,苦差事。
旁邊設有奉茶亭,讓遊客適時補充水分。
奉茶亭設置的美意請看說明
展區還有一處奉茶亭很引人好奇,「供應來自空氣中的潔淨泉源,每日可供應1500人次以上鹼性飲用水」。我們在園區逛啊逛,逛到頭昏眼花,加上已經補了水,竟也忘了去尋找它。
「教育專區」
教育專區就是讓人長知識的地方,以食農教育、埤塘生態、環保永續、藝術美學為主軸,設置5大展館。
大小朋友可一同體驗學習
美麗的田野風光
「農村再生展區」
「農村再生展區」有稻田、水碓、紅磚、農村竹林等,融合於整體景觀空間之中,再結合社區的和窯意象、柴燒古陶DIY,創造趣味又具教育的環境。
「微笑牧場」結合傳統農莊與現代科技,有互動體感遊戲、DIY體驗。
農舍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帶給大家低碳農業、綠能牧場的新農業生活。
「微笑牧場」很受小朋友歡迎,有可愛的水鹿、梅花鹿、牛、羊、兔子...
但是阿摩尼亞味道很濃喔 ~
一隻小牛不斷踢泥巴水,是不是人來瘋在耍帥?還是太緊張?遊客在牧場千萬不要去驚嚇這些動物。
羊咩咩和小兔子每天都有二場餵食活動可體驗
光電埤塘的步道,坐遊園車有經過,特地走過來看看。
全國第一座埤塘示範地點,預計3年發展660MW的光電埤塘計畫。
光電埤塘,利用浮島技術於水面設置浮座式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不影響既有功能,兼顧綠色能源發展,創造永續生活環境。
好多錦鯉集中在一起,不知何故?
浮島花園
光電埤塘旁有美食區,逛了一圈,實在引不起食慾,大多為燒烤油炸類與飲品、甜點、炒麵、貢丸湯等。
原民造屋區,竹屋都有架高。
泰雅傳統家屋,除梁柱為木材外,均為竹子建造,屋內有祖父母床、父母床及小孩床。
另一竹屋為泰雅生活文物展示
泰雅族樂器
泰雅美少女「紋面」是畫上去的,於現場歡迎遊客參觀,每週六下午在草地表演區還有一場歌舞表演。
逛得累了,不想繼續走下去,沒參觀到「環保再生區」與「客家工藝區」,到3號站坐遊園車回1號站。
沿途賞景 ~
經過氣象站
新屋氣象站正門
遊園車1號站旁的「生命樹」,全國首座輕量化太陽能板打造的生命樹。
下車後再去逛沒走到的植物地景其他主題裝置
雲先生愛旅行
巨人農夫
魔法桃園
林迷宮
最後,在接駁車區旁發現了「孕育彩稻」,現場還有觀景台方便觀賞。
這些彩稻不是噴漆的喔!它們是利用有顏色葉片品種水稻排列而成,顏色有紫、綠、白、黃四色,品種由農業改良場及農業試驗所選育的觀賞用稻,因葉片花青素不同所造成。
站上觀景台,欣賞美麗的彩稻圖騰。
彩稻有中英文字體及八類蔬果圖騰
接駁站指標清楚,我們搭乘紅線接駁車回永安漁港,結束農博之旅。
來永安漁港吃蚵仔煎和鮮魚湯,新鮮好吃。
接著,好友要載我去觀音區,一家很有特色的無菜單料理餐廳 ~ 水來青舍,我們不用餐,去看看它們的古建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