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東海大學,就會想到教堂。
路思義教堂是東海大學的基督教禮拜堂,始建於1962年9月,於1963年11月2日落成,為著名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台灣建築師陳其寬之作。
東海大學(簡稱東大)雖然距離我的故鄉12公里,卻在高中時代來過一次而已,年初五再訪,景物完全不記得,只有教堂沒有從記憶中消失,屹立校區50年,風華未減。
和四姊約在校園見,我8:40到,校區還冷清清的。
校區位於大肚山麓,早晨的氣溫也冷颼颼的。
先看地圖找出要走訪的地點,校園廣達135.65公頃,遊客會到達的以粉紅色區塊生活機能區為主。
等姊姊的時間先探路,校門入口循約農路直走 ~
(約農路取自東大首任校長曾約農之名)
老樹板根
指示牌
循約農路走就看到教堂了
「路思義」是美國的《時代雜誌》、《生活》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Mr. Henry R. Luce;又稱亨利·魯斯)為了宣揚福音並紀念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宣教士(Mr. Henry W. Luce)而捐款與建造的。(維基百科)
開放時間
趁著遊客還沒湧入,繞教堂一周,拍下不同角度,每個面向都很美。
354公車可到達路思義教堂
354公車在校園只停留教堂這一站,想逛校園還有另一選擇:搭校園接駁車。
我想把逛校園當運動,靠雙腳走遍各角落。
過年期間,餐廳休息中。
隨意走走,驚見樹林中乳牛...
超逼真的裝置
校園除了教學區是大樓建築,其他建築都很典雅,紅磚白牆黑瓦房子,彷如走在風景區。
老樹旁的東海書房
不得其門而入
東海書房後側有個典雅庭院
房舍是木造與石頭的組合
繞了一圈才發現這是女生宿舍,外人勿入。
與姊姊約見面的時間到了,再走回校門口等待。(此時我已經閒晃50分鐘了)
然後兩個人有伴,可以到處拍照去 ~
年假期間有點冷清
學生福音中心
才說我太久沒來東海大學,姊姊則說她的女兒讀東大時,幫忙搬行李來女生宿舍,沒逛校園就離開了。
今日深入校園才發現東海大學的美,和其他院校的風景都不一樣啊!值得推薦大家來走走。
樹林中三角形的建築 ~ 基督教活動中心
校牧室正面,與教堂相望。
畢律斯鐘樓
拍照趣
陽光草坪
漂亮的老房子,但不知做何用途。
外觀有美國南方房舍的樣式,很搶眼很漂亮!
有車庫,推測是教職員宿舍。
沿路看到很多獨棟的老房子,美化了校園,東海大學範圍很大,樹林、綠地也占了很大部分,走在校園覺得身心舒暢。
終於走到了乳品小棧
來到東大一定要品嘗它們的乳製品,東海鮮乳很有名耶!
可惜過年期間只有大瓶裝鮮乳,我們就吃冰棒吧!有奶味沒甜味,吃得很安心。
乳品小棧有休憩椅、洗手間。
我們一路上賞景、拍照,被美景迷惑了,忘了坐下來休息、喝水、吃背包裡的食物,只在吃冰棒時坐了一會兒。
又見漂亮的老房子!東大校園一點兒都不像校園。
校園地幅遼闊,必訪景點距離遙遠,散步健走都可以,但是指標太少了,常分不清方向呢!
終於Google+問路走到了東海湖
東海湖是個人工湖,湖不大,但景緻優美。
湖邊東美亭是為紀念一代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所建。
在東海湖有聞到牛騷味,牧場就在附近而已,我們方向弄錯了,以為是這片草地,心想怎麼不見牛兒呢?
看看時間12:30,飢腸轆轆,和三姊約碰面的時間到了,趕快離開校園...
要出校園也走了好久,問路才走出來,出入口是這塊招牌,離校門一段距離。
閒逛4個小時夠累了,沒有走到的牧場留待下次再來了。
東海大學風景太棒了!也是遛小孩的好地方。
校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交通資訊:從台中車站搭乘行走台灣大道的300~308公車均可到達。榮總/東海大學站下車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