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完成大漢溪左岸之騎,龍窯橋到新月橋大約15公里,自行車大部分都騎在堤防上,筆直寬敞、視野開闊,騎乘非常舒適。
約了蜜雪兒從鶯歌火車站騎Ubike,走館前路往河濱方向過來。
自行車道入口在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旁小徑
已經接近下午五點了,不敢在園區多逗留,只匆匆拍幾張照片。
然後往龍窯橋 ~
左岸自行車道就在前方
穿過龍窯橋可到達桃園縣界,列入以後騎乘。
大漢溪左岸至龍窯橋計19.2公里,我們反著走,目的地新月橋並還車。
「雙線道」的唷!路旁植物豐富,綠意盎然。
大漢溪河面寬廣,此時卻沒有看到流動的水。
才騎沒多久,就離開主線道,右轉至靠近河岸的支線道。
支線道在豪大雨或颱風期間禁止進入;因無夜間照明設施,天黑了也不要進入。
遇叉路都可以走的,我們還是選擇右邊道路親近河岸。
沿路綿延開滿了黃色的花
這是羽扇豆嗎?問了好多路人都說不知道。
含羞草
鶯歌焚化爐
這是一條幽靜的小徑,沒有花俏的設施,好像騎在鄉間小路上。
支線道和主線道是平行的,只要順著路騎就對了。
從斜坡呼嘯而下
騎到柑園大橋下得左轉回主線道
主線道的河濱公園又是不同景觀
過柑園大橋就是樹林區了
下午五點半,天還亮的,陣陣涼風吹來,舒暢 ~
接著騎在河岸堤防上
柑園二橋
大漢溪自行車出入口有很多處,可以很容易親近河岸。
看了柑園二橋新建誌提到「橋中央設計一座景觀平台...」決定騎到橋上看看。
橋上有行人/自行車專用道
騎到橋中央,沒看到什麼平台之類的建築,看著沒有溪水的大漢溪,往回走。
電塔基座
經原住民族主題部落公園
公園設置在河岸
現在自行車道和一般車道並行了
很綠色環保的設計,自行車道旁堆疊了一整條小土丘,並種植行道樹,不但美化車道,也阻隔一些烏煙髒空氣。
河濱公園有一大片綠草地
經過鹿角溪人工溼地,感覺很美地,但正在趕行程,只能等下一次來。
鹿角溪人工溼地是唯一構築在大漢溪左岸的溼地
看到溪水了
城林大橋
自行車道高度很接近橋梁,所以必須由牽引道下堤防,穿過橋下再上堤防。
雖然規定牽引道禁止騎乘,但大多數人還是利用俯衝的力量,然後再賣力地爬上坡。
城林大橋也可以銜接兩岸
每50公尺有里程碑
每50~100公尺設置座椅及垃圾桶
過了浮洲橋,自行車道從堤防降到平地,緊鄰著堤外車道。
天色漸暗,視線的遠端已經看到新月橋了。
快馬加鞭趕路 ~
已經看不到蜜雪兒的背影,自行車道也不見其他騎士,害我追得好累啊!
已到萬家燈火時刻了嗎?
新月橋夏季晚上七點亮燈,我們已經騎超過兩個小時了。
橋上好涼好舒服哇 ~
非假日還有街頭藝人歌唱呢!
橋上繞了一圈,然後至新莊廟街端,新月橋站還車。
餓到不行了!
這次沒有美食達人Emily帶路,我們就在新莊廟街隨便找一家平價牛排店打牙祭了。
這是蜜雪兒想帶朋友騎車的探路之行
我們騎得好開心呀!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