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爬山,想到就累!
但是很久沒有爬山還是會想念山林中的綠意,這次為了台灣龍膽,「Sunny Go」特別安排去擎天崗尋訪蹤跡。
原計畫走荷蘭古道 →頂山 →石梯嶺 →擎天崗,因光頭老大一時失察,坐錯了車(小18:捷運劍潭站--聖人瀑布),到了終點站「坪頂古圳步道口」才發現不應該坐小18的車。
既來之則安之,走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避暑去也不錯!
走著走著,最後決定走大崎頭步道到清風亭
大崎頭步道,從登山口先走一段陡直的階梯,喘!
回頭望,只有這一段陡了點,往後不難
日頭下,有一個阿伯正在菜園裏工作,我們走的路還有90%的遮蔭,不能喊熱!
像郊遊遠足一樣,揹著午餐上山分享 (光頭照片)
蘇力颱風過境後,造成山上許多大樹擋路,我們選擇敬畏大自然的方式,跪爬著過去~
(光頭照片)
路旁竹子開花
大崎頭步道風景不錯,走起來輕鬆舒適!
但是可憐的小Jason還在感冒中,這趟路讓他走得有點累累!
大崎頭步道 1.0 Km,坪頂古圳親山步道 1.2 Km,二步道於清風亭會合
清風亭,清風吹來暑意全消
卸下背包,先吃吃喝喝減輕背包重量,然後下去坪頂古圳感受水圳的清涼透徹
休息夠久了!準備走瑪礁古道,朝瑪礁山前進~
確定走清風亭 →擎天崗的路線,標示需時115分鐘
以我們的步調總得多花點時間才能完成
瑪礁古道全程為天然路徑,只要不下雨,路況良好
這一排柳杉林來張團體照如何?
瑪礁山都市計畫處四等三角點基石立於路旁,非常不起眼,不仔細看就錯過了
瑪礁山又稱新圳頭山,海拔約550公尺
路上發現「闊葉麥門冬」(參閱)
台北市正籠罩在高溫下,我們走在舒適的山林中,遠離塵囂,開心呀!
領隊又發現一群跳舞的白色小人
「白鶴蘭」(參閱),根節蘭屬,有著寬闊及開展的萼片及花瓣,好特別的花兒,引來眾人圍觀熱烈搶拍。
純白色的花朵像極了飛舞的白鶴,在山林野地看到它,很不容易耶!
往前不遠處,和另一行隊伍相遇,山上熱鬧起來了!
他們於此空地平台休息、用餐、聯誼、唱歌....
我們則往前走到「大石頭」休息處,午餐分享時間!
從清風亭到大石頭這一段路,一年多前已走過,還有印象,上次是冬天,地面濕滑,走得辛苦但是愉快!
午餐後準備繼續向前行~
大石頭旁山路一分為二,都可以到達擎天崗草原,往右走瑪礁古道水路(又稱內雙溪古道、坪林坑溪古道),上次行程「擎天崗縱走瑪礁古道」即是走水路來的。
這次往左走,走瑪礁古道山路,這山路是陌生的、未走過的路,領隊有事先上網做了點功課,大家一起山野探索去囉~
瑪礁古道山路起伏不大,沿途都有遮蔭,滿涼爽的!
只是沒有指標,偶而在路旁出現寫著公里數的石頭
我們的腳步隨著前人留下的足跡而行~
路旁仍可見早年駁崁遺跡及石屋遺跡
陽光灑落在樹林中,綠意盎然!
忽然,烏雲密布,台北這幾天有午後雷陣雨,萬一下起雨來就麻煩了!加快腳步.....
山中蟬聲唧唧,聽習慣了倒不覺得吵雜
只是這數量驚人一起共鳴的「陽明山暮蟬」(參閱) ,聲音顯得很陰森、很詭異!
能想像在幽暗的林中趕路時,魔音傳腦的惶恐?
還好,烏雲慢慢散去。
小插曲:山中不便,自己找方便,卻遺留了登山杖,當一個人回頭去拿時,眼前許多小蟲因腳步聲紛紛閃避,爬山時,我常走在較後面,這些蟲兒早被前方人馬驅趕,所以是感受不到的。
一個人快步在無人的山徑,而且天空陰陰的,真的很沒有安全感耶!
繼續走著,漸漸有「鄉土」的味道了~
路上有大大的腳印,還有小小的水窪,猜想擎天崗草原快到了!
哈哈~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確定已闖入牛隻的地盤了,希望牠們此時正在睡午覺才好!
現在來到了三叉路口,不確定往哪兒走,因為每個路口樹上都有登山社布條,或許這些路都是相通的,憑感覺走吧!
經過荊棘小路後,欣見芒草小徑,只要穿過芒草區就抵達擎天崗草原了~
穿過、鑽過比人高的白背芒,腳下還要留意地面高低起伏,走在最前面的人帶路辛苦了!
殺出重圍!
清風亭到竹篙山叉路口的距離:3.3Km
環顧四周,七星山就在遙遠的前方
竹篙山也看到了
累了累了!坐在環形步道上休息,直到補足元氣為止 (光頭照片)
雖然不再有遮蔭,但得老天爺疼愛,天氣陰,微風
終點目標: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開始盡情享用擎天崗大草原美麗的景色~
此行目的物還未出現,長得矮矮小小的台灣龍膽就在這片草地上被發現了
(光頭照片)
台灣龍膽 (參閱) 台灣特有原生種,開藍色 或淡藍色花,花冠長筒狀鐘形,葉細長。
圖鑑上看到的花朵都盛開得很漂亮,都有亮麗的藍色,我們拍到的台灣龍膽淡淡的紫,是不是因為花期尾聲了(5~7月)?還是下午時間它要休息了?雖然如此,好不容易看到藍紫色的花兒,總覺得很美呢!
繼續往遊客服務站走去,本來圍欄內有放牧牛隻的草原,現在換成坐了許多遊客
看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的介紹:
“擎天崗由於久享盛名,遊客之多令人咋舌,根據最新的資料,擎天崗假日遊客高達萬餘人,由於遊客量高出草原之遊客承載量,加以遊客多集中在草原的前半部,致使類地毯草被踐踏而死。本處雖每年均進行類地毯草之補植工作,卻抵不住人們的破壞,我們也想過以定期封閉擎天崗或採遊客總量管制等方法保護擎天崗,卻因種種因素而遲遲未能執行,僅希望您到擎天崗遊覽時能多走幾步,到較遠處欣賞自然,同一條步道請不要走兩次。”
啊!今天找台灣龍膽也踩踏到這片類地毯草了,真是罪過!以後要避免了!
陽明山牧場放牧的牛隻是北投、士林,金山等地40餘戶農民寄養的,寄養牛隻均須繳交少許寄養費,隨著畜牧業的隕落,陽明山牧場的牛隻更由千餘頭銳減為70頭上下。(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介紹)
小石子路是遊客專用步道,當牛隻跨過圍欄到另一方草皮,遊客們都很識相,耐心等待、禮讓牛隻先行
雖然走在步道上會看到一坨坨的牛糞,也會聞到牛騷味,但是牛隻悠閒於大草原的景象和小牛可愛的模樣,總會讓人駐足圍觀的。
走到擎天崗遊客服務站後,整裝、梳洗、集合,然後搭小15公車回捷運劍潭站。
夏天爬山如果能有像今天陰涼的天氣,就一點兒也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