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擎天崗,多久沒有來看你了?這一片大草原在寒冬之際仍然翠綠如茵,景色優美,啊!說不出的歡欣,心曠神怡 ~

12/3 ,中山社大旅遊達人們又來到陽明山國家公園,行程安排:早上我們將拜訪擎天崗、竹篙山、涓絲瀑布,只要是陽明山的景點,去哪裡都是開心好玩的。

8:00集合在捷運劍潭站,基河路側公車站牌,搭小15巴士上擎天崗,車程約40分鐘。

下車後,一定要進去遊客服務站,先了解當地人文史蹟,志工會樂於解說的,我們有自備專業導覽 ~吳智慶老師,先介紹服務站內陳列的物品,包括先民生活的工具、採硫磺的器具、民俗植物 。例如:當染料的大菁 (馬藍)、製作火柴棒的江某、編蓆墊草鞋的月桃、編繩索的苧麻、製作掃帚的芒草 ----等。有利於在山野探索時,多留意這些植物。

 服務站左側附有一個小小糧食補充站,補完貨就可以上去大草原了。


遊客服務站內陳列物品之一

照片左邊即是竹篙山

走一小段階梯就來到大草原,先經過嶺頂土地公廟,解說牌上寫著:

“這裡是金包里大路,從金山往士林翻山越嶺的最高點,附近有一突出巨岩,稱為嶺頭喦,是古代商邑旅人來往的中途休息站;自清代乾隆年間,由竹子山山麓茶園移駐的土地公,是他們心靈的最佳慰藉,祂已伴著我們的祖先及這塊土地,歷盡二百餘年的滄桑,也將護衛著我們的子孫到永遠。”


老師在此說了二個有關金包里大路的故事:

簡大獅曾於清法戰爭中,組織民兵幫助清廷守住獅球嶺而得到功勳,1895年,割讓台灣給日本時,士林、陽明山地區人民紛紛抗日,簡大獅成為抗日領袖,參加圍攻台北城行動,後來歸降日本,並主動爭取修建金包里大路,強迫政府答應讓他的民兵去修築,此事鬧得不愉快,不久,簡大獅又造反,未成功,跑到廈門而被通缉,腐敗的清政府被迫把他交給日本,簡大獅很生氣的說,他為了祖國而抗日,卻沒有得到庇護,後來還是被關到台北監獄而受處決。

金包里大道可以說是因簡大獅的爭取,讓小路成為大路的。

另一個被稱為魚路古道的故事:

以前金山、萬里漁民會把魚貨拿到士林北投來賣,這條道路便稱為「魚路古道」。到了民國30年 ~34年間,日本南進戰爭失利,開始實施物資管制,營養物資要供應前線,老百姓只能配給糧食;因漁夫賣魚給政府的價錢低,所以,他們白天抓魚後,等傍晚時分前往士林北投,走到金包里大道時,已經半夜了,如果當地警察想要為家人補充營養,便在此路臨檢,漁夫看到警察都是丟下漁貨落荒而逃,有的警察會將此走私物品充公繳庫,有的即佔為己有。

自古來往於金包里大路的商旅,走到土地公廟前,都會膜拜祈求平安,我們路過此地也應向祂老人家打個招呼,祈求平安!

 

右轉石頭路往竹篙山 1.3Km,直走金包里大路城門 0.4Km、風櫃口 6.6Km

 

看到牛兒了,一隻圍欄內的牛兒朝我們方向慢慢靠近,然後急轉彎鑽出欄外遊蕩,原來圍欄是防人不防牛的,這片大草原本來就是屬於牛群享有,遊客的到訪常常因踐踏草皮而破壞生長,所以現在遊客只能乖乖走在舖上小石子的步道上,不過,仍可以近距離地看到牛隻吃草及活動情形。

 

牛兒悠閒的在草地上吃草、休息,牛隻為自然放牧,具野性,為維護自身安全,請勿騷擾牛隻 

擎天崗位於東北季風迎風面,所以高大植物不易生長,因而形成這一大片草原。今天雖然天候良好,但非常寒冷,手腳快凍壞了,走在環形步道上除了腳下石子沙沙聲響外,就是耳邊不斷有強風呼呼作響,到擎天崗要有防寒準備才行。

看起來天氣不錯,卻是非常寒冷,目標竹篙山~照片右邊小山頭 

走了半小時,來到中途休息站 ~牛舍,進去補充體力、避避風寒


遙望紗帽山

沿途可看到幾座山峰,例如 : 七星山、紗帽山、大屯山,尤其從竹篙山遠眺,還能看到小觀音山、七股山、竹子山。紗帽山是七星山的寄生火山,火山爆發時能量不夠,因而塌陷成烏紗帽的形狀,故取名紗帽山。

滿山芒草迎風搖擺,有蒼茫、淒美的感覺


回頭望見來時路,真是美麗!


步道旁泥土清晰可見牛的足跡,牠們喜歡走在軟軟的泥土上,糞便呢?就拉在硬硬的步道上

 

步道二側,隨處可見小洞穴或小徑,是牛隻散步、休息的通道


歐歐 ~牛兒到此一遊,遊客自己走路小心了


竹篙山標高 830公尺,是圓錐形的火山,居高臨下視野廣闊,但風勢強勁,大家逗留15分鐘後,趕往下一個景點。

本來安排下一個景點是涓絲瀑布,因10月間大雨,造成瀑布前方30公尺處邊坡崩塌,修復期間 11/21~12/25 禁止通行。

所以,老師變更行程,要走瑪礁古道,從竹篙山下來往環形步道入口的方向前行。這一路走在芒草小徑上,偶而陽光灑落,身旁閃閃銀光,雖然芒花盛開沒有迷人的色彩,但見浪花隨著寒風起舞,非常壯觀漂亮!路旁蕨類有長得像蝴蝶結的栗蕨,小巧可愛,為了拍它常常落在隊伍後面,11:10來到小木橋,午餐時間到了,大家排排坐分享食物,老師說:橋下溪水是內雙溪源頭,等一下我們就要循著溪水流向前進了。

 

前進瑪礁古道 ~

瑪礁古道從平等里平菁街95巷底內厝「清風亭」為起點,走瑪礁山稜線至擎天崗,全長 3.8公里,我們是反方向而行,從擎天崗走往清風亭,大多為下坡路段;名為古道,可見是不經人工修飾的小路,入口處不易察覺,要有識途老馬帶路,我們只要跟著老師走就對了。


瑪礁古道公里數全寫在石頭上,一路仔細留意

看入口的道路景象,就猜得出來好不好走了吧!全程純天然景觀,沒有階梯、沒有住戶、沒有洗手間,剛走一小段路還看得到天空,接下來即行走於山林間,有濃密的樹蔭遮蔽,順著內雙溪往下走,跟著溪流前進,潺潺水流聲不絕於耳,遇到急切路段,形成小瀑布,甚至有壯麗的峽谷景觀,偶而還聽到啁啾鳥叫聲,景緻有別於其他的登山步道,這是瑪礁古道迷人的地方。


沿途有兩段溯溪的地方,都在同學互相幫忙下順利通過


溪水不深,還是要小心

大約走了一個小時後,漸漸的離開水道,走在山稜線了。

古道上生態史蹟豐富,有看到梯田形狀,駁崁遺跡,也看到石屋遺跡,日治期間這兒應該有人居住,種稻米、竹筍等,一個「陽明山農場」界碑,顯示了以前景象。沿路植物有大量的台灣沙欏、筆筒樹、栗蕨、觀音座蓮蕨,也一直出現樓梯草、水鴨腳秋海棠,我們品嘗了酸梅湯和野生山毛柿 ----,有老師沿路介紹,翻山越嶺也就不覺得辛苦了。


這兒應該是內寮了,和另一隊登山客相遇,他們是從故宮走上來的,和我們背道而行

 

陽明山農場界碑,可見這兒曾經放牧過


  ←柳杉林(秀秋提供照片)

走過箭竹林,離終點站不遠了


清風亭到了,走完3.8公里,先休息再說 (小紅帽站的地方是瑪礁古道入口)

後半段山路泥濘,尤其在柳杉林那一段路,不知滑倒多少英雄好漢,鞋底裹滿厚厚的泥土,更加難行,到清風亭以後,敲掉鞋底泥土,不走山路了,改走水泥步道。

接著,老師要我們循著「坪頂古圳親山步道」下去看看坪頂古圳,上來後準備前往平等里,順著水圳步道而行,感受水圳的生命力。


坪頂古圳方向


飲水源頭水質清澈


古圳的水道蜿蜒接到新圳

一小時後來到了內厝,已經是平地大馬路了,再走到平等里派出所,有公車站牌,可以搭303路和小19巴士回捷運劍潭站。

303路到劍潭是二段票,車子多,小19只要一段票,但固定車次,大約一小時一班,所以等車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 ~ 吃東西啦!冷冷的天氣喝碗熱熱的雞湯,馬上溫暖起來,感覺很幸福唷!漸漸天黑了,今天又過了一個充實愉快的山林之旅。

 

路口是平等里派出所

 



下午 4:00,等公車時間剛好吃飯聚餐,打牙祭

 

其他植物照片分享:

栗蕨 (蝴蝶蕨)~前端葉子有可愛的蝴蝶結形狀


大葉冷清草 ~ 以前原住民老人家把葉子貼在額頭上,涼涼的消暑


芒萁~裏白科,葉柄耐彎曲,能編織成水果籃等工藝品


伏石蕨 (抱樹蕨)~ 葉子後面有孢子囊,小長葉子為生殖葉,小圓葉子為營養葉。外圍大大長長的葉子為一葉蕨

 

水鴨腳秋海棠結果了


野生山毛柿


上個月還盛開的山菊,現在已凋謝了


捲葉蟲寶寶的家

 

木蓮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