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廣播去遊學,跟著青年在地壯遊,認識台北最後一塊水稻田,體驗關渡平原之美及洲美美人腿採收趣 !
感謝好友提供訊息,10/12快樂郊遊去 ~
這是教育廣播電台「青年故事館」節目規畫的專題活動,由節目主持人凱琳帶領聽眾朋友到洲美地區遊學。
集合地點在土角空間,北投區洲美街239號2樓。
因為不熟悉土角空間,活動前2天特地騎腳踏車探路,並規畫活動當天交通路線。
跟我認知的銀髮族據點不同,土角空間是「青據點」,15~35歲青少年皆可參加。學習的課程以社區工作、土地議題、遊戲化體驗設計,在都市與農田間認識在地生活。
所以,據點設置在2樓,可理解。
土角空間也是社團法人台灣土也社區行動協會的據點,會長是一位從社工職場轉戰在地洲美社區的年輕妹妹,青年回鄉,希望喚起更多年輕人對這塊土生土長地區的感情及關注。
會長簡報分享 : 洲美社區是台北市都市發展下,大規模區段徵收的聚落,不到2/3的居民已搬入專案住宅,傳統聚落的人際互動,隨著居住型態的變化,逐漸消失中。
真的耶 ! 洲美地區新的大廈林立,道路重新規劃,變得很陌生呢 !
承德路七段的左右兩側,密集的住宅區與關渡平原,土地環境真是天壤之別 !
簡報之後,我們會走進關渡平原農地,體驗在地農村生活,跟著農夫一起採收筊白筍。
準備去採筊白筍了 ! 從土角空間旁的巷子進入 ~
眼前壯闊的關渡平原太驚艷了 ! 藍天白雲與彩虹煙囪構成一幅好風景 !
走進私人農地,感受田園野趣。
農地種植好多好多蔬果唷 ! 導覽要大家用心觀察喔 !
菜市場看得到的蔬菜,這裡都有。沿途還看到結實累累的檸檬、柑橘類水果。
大家都停下來拍照,發現什麼驚喜了 ?
哇 ! 絲瓜棚下一條條飽滿的絲瓜絡 !
波羅蜜 !
另一區絲瓜棚,彎腰借道通過。
香蕉在欉黃 !
走過菜園,視野豁然開朗 !
北投垃圾焚化廠近在眼前
順著會長手指的方向,遠望紗帽山、文化大學、榮總;平地蓋起越來越多的新建築,不知哪一天,美麗的山野景象會被這些水泥叢林給遮蔽了呢 ?
走在田間小路,我們前往筊白筍田 ~
右前方一區高出稻田的綠色作物,即是筊白筍田,右側樹林是一處秘境喔 !
關渡平原稻子結穗了 ! 稻浪隨風搖擺真是好看 !
筊白筍阿伯已經採摘一大桶筊白筍,等活動結束要載到市場販售。
阿伯削著美人腿,請我們一人一支生吃活吞,大家都說鮮甜美味無比 !
阿伯還介紹成熟的筊白筍特徵,要肚子胖胖有褶痕的才是可以採收的。
採筊白筍的裝備是長袖長褲+手套,防止被長長葉子割到、穿雨鞋或長襪子最好。
不建議穿涼鞋拖鞋下田,爛泥巴會黏在鞋底不好行走,採割的工具是小鐮刀。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分別進入田裡,剛踩下去冰冰冷冷的泥巴,軟軟的,身體好像往下沉,一下子平衡感就適應了。
親自下田這是體驗農夫工作的最佳方法,當珍惜食物來源取之不易。
跟在農夫身邊踩筊白筍,有人指導很容易上手。
自己採摘很有成就感 ! 還能免費帶走帶殼一斤(約10支)的筊白筍。
有三批人員進入筊白筍田,另兩批人先跟著會長去探訪秘境 !
好美喔 ! 這秘境像不像四草隧道 ?
只是這個長型的水塘不能進去,不能划船啊 !
難得親近稻田土地,田間拍照留念,留下美麗的回憶。
賞了秘境、拍了美照,回去筊白筍田。
一路上廣播工作人員會適時做採訪,聽聽參與者對這次活動的想法。
節目內容在11/1教育廣播電台青年故事館節目播出。
換批下田了 !
踩在泥巴的第一步有點擔心,還好,沒有那麼可怕,帶著好玩的心情尋找可採收的筊白筍。
是我們眼拙還是筊白筍都被前三批的人採光了 ? 哈哈 ! 沒有跟著阿伯真不知如何下手 !
最後交白卷上來,阿伯送了一袋(8支)筊白筍當安慰獎。
很多人都會再跟阿伯買筊白筍帶回去 !
雙腳爛泥巴怎麼處理 ? 我們再去秘境前的水溝洗洗腳吧 !
這次活動地點旁有舊雙溪河步道,下次要帶朋友過來騎車,欣賞田園美景。
採筊白筍活動結束後,來張大合照。開心 !
拎著豐收成績回土角空間 ~
再看一眼美麗的稻田
循原路回去,這難得的農村小路讓人流連,我們殿後了 !
隊伍中唯一一位小朋友很努力地幫忙扛著絲瓜絡,很可愛 !
回到土角空間享用營養美味午餐 ~ 窩窩便當
這是土也社區行動協會培育出來的年輕主廚,她看我們津津有味吃便當,並一一介紹使用食材及料理方式,健康滿分太感激了 !
感謝教育廣播電台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也謝謝社群中分享的照片,有機會還要參加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