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來淡水文化園區,沒有參觀到殼牌故事館,週日(10/16)與好友來淡水玩,就先逛園區再逛老街。

比起老街的熱鬧吵雜,像蝸牛散步的移動速度,淡水文化園區顯得高雅不俗、心靈很自在的園區。

 

入口右邊的C棟倉庫正在舉辦書法展,先進去參觀 ~

 

古蹟建築與書法展,相得益彰!

這是緣旭書會的書法聯展,服務台工作人員請來賓以毛筆書寫大名於簽名簿上。

大家都怕班門弄斧,其實應該算是共襄盛舉啦!

 

每一幅作品對我而言都是第一名

 

現場有書法練習紙,可試試身手。

接著去殼牌故事館參觀了 ~

 


殼牌故事館是D棟建築,大門圖案添加了中國元素。

 


門口貯放的油桶成為裝置

 

服務台沒人,假日下午3~5點有免費導覽服務,可能此時志工人員正在戶外導覽吧!

(我們進園區有遇到導覽老師正在為二位遊客解說,很想加入了解殼牌倉庫的歷史,但怕影響去逛街的時間,只好找時間自己再來了)

沒有導覽解說,也沒有導覽摺頁,自己慢慢看囉!

 


特展區:淡江大橋首獎設計展

號稱台灣最長、主橋段約920公尺的淡江大橋,即將在淡水河上擘建。

 


從解說牌來了解殼牌的故事比較乏味,沒有人來講故事,眼睛看到的只有枯燥的文字和一堆看不懂的物品...

兩個好友繞一圈後去外面聊天,我也趕快拍拍走人 ~

 


解說牌加減看

 

今殼牌倉庫近四千坪的土地面積,從原地主→英商范嘉士→殼牌倉庫,成為洋商永久租借地。

倉庫靠近北淡線,以鐵路運輸方便,雖然位在淡水河岸沙地邊,也算是黃金店面啊!

2000年底,殼牌公司將倉庫地上物捐贈給淡水文化基金會,才有現在的淡水文化園區成立。

 


搶救殼牌倉庫,經公告為古蹟後,保存了淡水唯一僅存的洋行倉庫。

這樣的曲折故事就由「殼牌故事館」忠實呈現...

 


珍貴的歷史物件,沒有解說,在凡人眼中只是一堆廢棄物。

 


古早的加油機

 


這應該是英商范嘉士家庭照吧!

 


倉庫整修紀實

 


小物件沒有細看,然後草草結束參觀。

 


D棟建築的後半部是藝文沙龍,有咖啡簡餐。

 


逛到鐵道側線遺址,拍照留念。

接著去老街走走、吃東西,很受不了假日的人潮,有點寸步難行,最後不想繼續走下去,換騎車賞景去。

預計騎在金色水岸賞夕陽,然後從關渡大橋到左岸,在蘆洲還車和晚餐。

 


但是靠近捷運紅樹林站的自行車道封路,大家必須騎在大馬路,直到靠近捷運竹圍站才又回到河濱自行車道上。

深秋的夕陽很快消失,天色很快暗下來,騎車賞夕陽變成賞夜景了。

 

左岸的「帆船」亮了!而且會變換顏色,真漂亮!

 


從關渡大橋自行車牽引道到左岸 

 


16暝的明月

 


大河之戀皇后號郵輪在右岸關渡碼頭

 


對岸傳來街頭藝人歌聲,淡水河畔真迷人 ~

 


晚餐 ~ 蘆洲阿六切仔麵 

 

延伸閱讀:淡水文化園區 / 殼牌倉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