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夏天來看展也很適合,展區範圍大可以消磨午後時光。
從漢口街一段台糖台北會館甜心餐廳走延平南路過來,穿過北門就到了。
大廳右側有投幣式寄物櫃,(可退錢) 先寄放我們的行李非常方便。
鐵道部園區之前已詳細記錄 ↓,這次以親友團在展區的參觀拍照為主。
購票處
依動線參觀一樓展區 ~ 鐵道文化常設展
莒光號車廂展示區,體驗行駛中列車的情境,小歇一下。
仿木造車站情境,好拍喔 !
月台候車椅
除了一樓休憩區有提供飲水機、洗手台、座椅讓民眾使用,展場中並沒有設置休憩椅子。但是融入情境中的座位,沒有禁止標語的都可以坐下來休息。
和台鐵舊式列車拍照留念
常設展「車票行旅」認識各種車票
往二樓 ~
二樓長廊
二樓第二展示區有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小朋友和鐵道迷千萬別錯過。
1970至1980年代是臺灣縱貫線鐵路系統的轉捩點,是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也是火車動力自柴油系統導入電氣化的交界,臺北城區也即將面臨鐵路地下化的巨大轉變。在鐵道動態模型展示中,選定1910年代臺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1970至1980年代臺北車站站區周邊為核心,以微縮比例1/80的模型場景,呈現臺北鐵路沿線過往的風華記憶,並規劃不同車輛型號的火車動態展演。(載自網路)
1910年代的台北工場,現在原址已經看不到了。
鐵道部廳舍與台北工場的樣貌
動態模型火車要動起來了 ! 民眾也聚集過來,拍照太靠近模型的、手伸進展區內的,都被操控室的工作人員廣播提醒。
民眾太熱情了,差點忘了參觀規矩 !
看著小火車跑起來了真是療癒 !
這個鐵道動態模型展很有吸引力,是花2300萬設計製作的,別錯過。
夜晚燈光也很迷人
動態模型展區的外廊設計成列車座椅,拍照休憩都好,但沒冷氣很熱。
二樓橢圓廳有美麗的建築格局,可細細地欣賞建築及坐下來休息。
到兒童展示區蒸氣夢工廠大火車展間參觀,另有適合6 歲以下兒童遊樂的小火車展間。
拍照後,往戶外園區走走。
將近下午4點還很熱,因園區拍照滿好看的,可暫時忽略炙熱的溫度。
威利指導取景技巧,幫阿嬤拍美照;年輕人的視角值得學習。
離開前,看建築正門也很好拍,再拍。
參觀將近二小時,準備走到捷運台北車站搭到台北橋站,薇米商旅住宿點,路過公車站牌,發現39路公車往三重班次多時間短,下車更近。
夜宿台北薇米商旅,和上次住同一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