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ine_69090401436924.jpg

澎湖之旅第三天上午,安排馬公市區觀光。因遊覽車另有他用,大家只好先把行李托放在馬公港旅客服務中心,然後跟著導遊逛大街。馬公市區最有名的地標「天后宮」、中央老街、四眼井,是參觀重點。

IMG20200914092719.jpg

從馬公港旅客服務中心出發,先來到水仙宮,水仙宮創建於1696年,1875年台灣、廈門郊商搬遷於此,又稱「台廈郊會館」,為三級古蹟。日治時期各地郊商漸趨沒落,行郊組織功能不彰而逐漸瓦解,水仙宮見證這段歷史的變遷。

水仙宮經過多次修建,正面為中式建築,側面卻是西洋式風格。

IMG20200914093040.jpg

走過老街,店面是街屋型式。

IMG20200914093105.jpg

天后宮廣場,榕樹下有休憩坐椅,還有石碑、導覽解說牌等。

IMG20200914093842.jpg

詳見解說牌

IMG20200914093858.jpg

鄭成功登陸澎湖遺址簡介

IMG20200914093823.jpg

澎湖縣媽祖宮保存整建記

IMG20200914093833.jpg

天后宮為三殿二院型式,包括三川殿、正殿及後殿的清風閣所組成。

IMG20200914093117.jpg 

澎湖天后宮是台灣第一座媽祖廟,旅遊澎湖豈能錯過!

導遊帶著大家站在照壁前說媽祖廟故事,然後參觀三川殿建築。

line_69103782142700.jpg

國定第一級古蹟 

IMG20200914094018.jpg

位於三川殿步口(為房屋前面以屋簷延伸為頂的走廊空間)上方架棟的雕花,其雕刻手法因木匠受嶺南畫派影響,以內枝外葉的手法,表現出凹凸的前後層次,展現細膩工法,題材為歷史故事或花鳥,為天后宮裝飾藝術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是全臺廟宇中最優秀作品之一。(下載自台灣宗教百景網頁)

IMG20200914094153.jpg

三川殿木雕有歲月的痕跡,雖然沒有金碧輝煌,也能看出氣勢非凡。

IMG20200914094129.jpg

IMG20200914094259.jpg

導遊有說廟門為什麼漆上黑色,但忘光光了!

IMG20200914095537.jpg

導覽三川殿後,導遊就帶大家去逛中央老街,我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往廟內參觀 ~

IMG20200914094628.jpg

正殿外觀顯得古樸,木雕屏門雕刻花鳥與四季吉祥主題,非常精巧。

IMG20200914095550.jpg

御路年久失修!

IMG20200914094840.jpg

正殿前廊

IMG20200914095446.jpg

位於正殿神龕內的金面媽祖,頭帶后冠,雍容和藹,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公元1621年-1696年)打敗明鄭守軍攻佔澎湖,認為媽祖顯靈保佑,因此,奏請皇帝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敕封媽祖為「天后」、賜「金面」,廟名也改為「天后宮」。

IMG20200914095408.jpg

正殿神桌西側有一尊虎爺

IMG20200914094746.jpg

正殿石柱很特別,沒有人導覽真是可惜,雖然廟內有熱心的工作人員可解說,但又怕耽誤太久影響團體行程。不過工作人員建議我去後殿看另一尊天津來的媽祖,立刻拔腿往後疾走。

IMG20200914095013.jpg

整理日誌時,才知道當時正闖入清風閣正廳,急著尋找天津媽祖,沒注意到神桌上供奉的是至聖先師神位,後來聽工作人員說正廳神桌還供奉媽祖林默娘於凡間的父母牌位。

IMG20200914095021.jpg

在清風閣看到天后宮的模型,其他文物則沒有時間繼續尋訪。

IMG20200914095106.jpg

原來天津媽祖位於清風閣東廳,來自天津天后宮元鎮殿,神像以原木精雕一體成型,刻工細緻。

IMG20200914095057.jpg

牆上有關天津媽祖的介紹,敬獻人稱這尊媽祖為宋代年間神像,距今七百年以上,大約在中共文革時期輾轉來到澎湖。

清風閣為二樓建築,但二樓沒開放,估算時間待得夠久了,匆匆離開。

IMG20200914095703.jpg

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是多角石階,很特別;外牆使用咾咕石。

出廟門晴空萬里大太陽,趕快往中央老街找團員會合去。

IMG20200914095715.jpg

天后宮側面

IMG20200914093954.jpg

寺廟開放時間

IMG20200914095737.jpg

急急忙忙走過中央老街,沿路都沒看到團員更加心急,問了店家四眼井位置,匆匆趕往。

IMG20200914095904.jpg

IMG20200914095918.jpg

四眼井原本是口大井,為馬公市區最大的古井,一直都是中央街北段居民重要的生活水源,後來汲水人數不斷增加,而做成四個取水孔,因應多人同時取水的需求,直到日治中期馬公市區有自來水設施後,四眼井成了洗滌用水,漸漸的洗滌功能式微後,成了馬公中央老街的觀光景點,現為縣定古蹟。

目前所見四眼井井口加鋪鐵網,以防小朋友失足跌落。

IMG20200914100254.jpg

回程看到少數團員總算安了心,經過施公祠也稍作停留。

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為施琅將軍受封靖海侯後所建的生祠。

IMG20200914100300.jpg

施公祠旁一口萬軍井,因趕不上我們這團的導遊解說,只好自行拍照片看解說牌了。

IMG20200914100310.jpg

IMG20200914100315.jpg

IMG20200914100330.jpg

 施公祠與萬軍井簡介:

清康熙22年(1683年) 6月,提督福建水師攻澎湖,擊敗守彭總督劉國軒而領媽宮,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萬軍汲之不竭,名曰「萬軍井」,或稱「大井」。康熙35年(1696年)琅卒,翌年命建施將軍廟於媽宮澳東街,道光23年(1843年)更名施公祠。

萬軍井位於施公祠右前方,與施公祠同列三級古蹟。

line_12308035897542.jpg

line_45046350848596.jpg

中央老街的特色巷弄與建築無暇細看,分享團員的照片,拍的真美!

結束老街之行,距午餐還有時間,逛免稅商店昇恆昌去。

IMG20200914112019.jpg

「三號港」澎湖首座大型購物中心,最大的免稅商店,偽出國時機,團員的消費能力可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