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古蹟日,繼前年參觀過監察院與行政院後,2019再來參觀立法院。
立法院行政大樓前身為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建物源起考據為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年),並於昭和10年(1935年)整建。光復後,曾作為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利局等機關單位使用,後來台灣省政府遷往中興新村,廳舍則給原本在中山堂開會的立法院進駐,從1960年直到今日。
地址:台北市中山南路1號
2017年6月,行政大樓(原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登錄公告為古蹟;議場為歷史建築。
開放參觀行政大樓與議場之動線圖
今年第一次開放參觀議場二樓旁聽席,機會難得。
參觀當天只要攜帶附有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直接到達立法院中山南路大門服務處,現場排隊登記,即可得到精美紀念品,進入大廳安全檢查後,就可依參觀路線參觀院區。
感覺安全人員及志工們都很親切唷!
入口之「立法院」匾額為于右任題字,此匾額是第三塊(複製品),之前有二次立法院匾額被拆下、破壞的行為,分別為1988年520農民事件與2014年318太陽花學運事件。
依動線走行政大樓長廊,其前身是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校舍,目前留存西、南側 L型磚構造建築,始建於1919年,牆身仍保留原有材料與構造。
日治時期的校舍建築樣式,有大面積的門窗採光。
考量到日照,西側棟的迴廊在東、西兩邊,南側棟的迴廊在南邊。
南側棟,地面鋪紅磚,迴廊與西側棟的西邊迴廊樣式一樣,只是現在西側棟加上了密實的鐵窗,建築之美打折了。
定點導覽之一:國會改革解說
簡報室播放立法院影片
屬於立法院的康園餐廳
定點導覽之二:國會外交解說
L 型的文化走廊有關於國會外交的照片
(定點導覽一、二,我都吊車尾沒有跟到,沒關係,自己看看照片就可以了)
接著,跟隨人群從議場南側門進入議場 ~
議場的服務台
直接上二樓
南側樓梯
貴賓席
貴賓席兩側是旁聽席,安排坐南側旁聽席。
定點導覽之三:議事運作解說
原本二樓是沒有裝玻璃牆的,因有民眾丟擲物品或鬧場而加裝圍牆。
立法院議場,主要做為立法院院會召開場地,於每週二、五舉行。
議場內設置院長、立法委員、官員的座位,還有三個發言台,採即問即答方式。
手語同步翻譯,手語老師站在場外,看著螢幕直播立即做手語翻譯。
照片中左上方凸出的小屋為現場直播機器,右上方為書記的位置,也必須同步記錄下來。
太陽花學運,學生和社會運動者就是佔領這立法院議場。
平常看電視常看到立委大人們打打鬧鬧失控的畫面,現在清清靜靜的才像個殿堂啊!
二樓前排位置架了整排腳架,在市政總質詢及爭議性法案時,記者才會進來。
參觀議場畢,走北側樓梯下去。
議場大廳,議場是嚴肅的地方,有安全人員站崗保護。
議場為國家議事之場域、重大法案之催生地。
議場壁記
議場大樓1960年興建,1962年2月23日啟用,2017年6月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原本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的操場位置,興建議場大樓。
議場大樓位於中庭中軸上,造型如積木堆疊,外觀簡潔、立面對稱,幾乎完全摒除裝飾,僅以菱形鏤空圓洞的造型圖案點綴立面,表面貼白色二丁掛面磚,為虞日鎮建築師所設計之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早期大樓前面有景觀水池,民過80~81年間拆除。
定點導覽之四:立法院古建物導覽
立法院行政大樓更於106年6月經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照片中二層黑瓦及右側三層平屋頂建築,為立法院各處室辦公處所。
從空照圖看整個立法院位置更清楚
從另一個角度看議場內部
二層黑瓦 L 型建築建於1919年,距今100歲了。
北側延伸加蓋的三層平屋頂大樓為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為1936年由台北州技師筱原武雄設計。
日治時期的建築特色:比重錘窗、紅磚透氣孔、雨遮
參觀結束,往出口 ~
回望議場大樓
行政大樓大門口雨遮是立法院進駐後修改的,並不是原本的樣子,基於保存古蹟樣貌,有計畫再改建回去。
全國古蹟日為每年9月第三週的週六、日。有些古蹟、美術館、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可利用古蹟日去平常有收費的館舍或不容易參觀到的地方,如總統府、台北賓館、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等政府機關,以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
參觀總統府 https://blog.xuite.net/liwen2010/blog/564632306
參觀台北賓館https://blog.xuite.net/liwen2010/blog/32560451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