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往高山、往深山走就對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蘊藏高含量的負離子與芬多精,可說是北部最佳的避暑勝地。
搭新店客運到烏來終點站,換乘烏來台車到瀑布站,步行到信賢吊橋,走信賢步道到內洞,如此休閒運動也是很方便,只是天氣熱,走起來相當累啊!
自行開車可直接開到內洞森林遊樂區停車場,輕鬆多了。
信賢吊橋馬路旁有人停車,但車道窄又有落石風險。
信賢吊橋橫跨南勢溪上,是往信賢步道的出入口。
吊橋看起來很有年紀了,「信賢吊橋」名稱高高掛在橋墩上方。
地面有步道地圖及路線,字跡已經不清楚了。
很認真看,整條步道有列出10個瀑布名稱:公公瀑布、婆婆瀑布、小孩瀑布、夫妻瀑布、石牆瀑布、潛龍瀑布、通天瀑布、小池瀑布、大肚瀑布、昇龍瀑布。
沒走多遠就遇到第一個瀑布,遊客攜家帶眷來享受清涼、野餐,好消暑哇!
現場看不到瀑布名稱標示,所以走過看到自認為是瀑布就拍,也不知道誰是誰?
山壁長滿了水鴨腳秋海棠,沿途有注意落石警示。
步道平緩好走,自然生態豐富。
瀑布從大盤石上方傾瀉而下
這一個瀑布有小水潭,泡腳玩水暑氣全消。
擋土牆後方有小瀑
這一個也算在十個瀑布之一嗎?
有幾個擋土牆後方都有小瀑布,但是都看不到標示牌。
步道上的標示牌是石柱上方的鐵片,標示景點及里程數,但鐵片大都腐蝕難以辨認,此處「倚石平台」卻看不出周邊有哪塊石頭哪個平台呢?
只拍了六個瀑布,有的不明顯就略過了,有水氣加持,全長約1.3公里的步道讓人神清氣爽。
步道盡頭,標示牌的起點。
步道走完,進入信賢村民宅巷道,續行直走 ~
走約300公尺即能到達內洞森林遊樂區入口 (開車者從藍色橋墩過來右轉)
這裡舊稱「娃娃谷」,相傳是因為蛙類眾多,夜裡蛙鳴迴盪山谷而得名。
盡頭是遊客服務中心
遊客服務中心空間很小,只有售票處、資訊及影片介紹展示區。
票價參考
園方有為每位到訪的遊客投保意外險,只要入園後在服務台簽名即可。
園區有三條主要步道構成一環形路線:觀瀑步道沿南勢溪而行,平緩寬敞,全長1000公尺、森林浴步道全長1700公尺(環形路線只走1000公尺)、賞景步道坡度較陡,全長1500公尺。
遊憩重點
觀瀑步道平緩好走,是無障礙步道,可輕鬆抵達樂水橋,欣賞雙層瀑布之美。
入園的第一個休憩涼亭可看到對岸的烏紗溪瀑布
我們沒有往觀瀑步道走,而是先走賞景步道,依序森林浴步道和觀瀑步道,繞一圈有3.2公里。
賞景步道是上坡路,有許多之字型的路徑,走起來有點辛苦,還好不是一路陡上,走走停停不會太累。
也有平緩的路段
以為賞景步道設有觀景台供賞美景,其實沒有的,連休憩座椅都沒有。
走在步道可以眺望羅好水壩及信賢部落,看山看水挺美的。
遠望羅好水壩,走觀瀑步道時就可以近距離看到它了。
終於走完1.5公里賞景步道,接著往指標下層瀑布方向前進 ~
這個叉路看到了休憩涼亭,但座無虛席。
賞景步道接續森林浴步道是在1.0公里處,步道為下坡路段,緩坡。
森林浴步道林相為人工柳杉林與天然闊葉林,走來十分清爽,盡情享受芬多精。
半路休息一下,才坐下就飄雨了,不敢久坐趕路下山去。
走完森林浴步道,就接近上層瀑布了,此時小雨滴漸漸變成大雨滴,慶幸我們是反向走,不然被困在山上一定很辛苦。
往瀑布方向賞瀑布
上層瀑布旁有設置觀景台,可近距離欣賞飛瀑之美,接受負離子洗禮。
可惜觀景台沒有遮雨棚,而雨勢越來越大,無法久留。
下層瀑布也有觀景台,可欣賞雙層瀑布,匆匆拍張照片走人。
走到樂水橋,遊客大都躲雨去了。
站在樂水橋上欣賞雙層瀑布
大雨大雨直直落,不得不躲到涼亭避避雨了。
等到豪雨變大雨,趕快離開涼亭,走觀瀑步道往出口方向。
一路上雨中朦朧,急速前進,沒有拍到羅好水壩,也錯過了對岸的烏紗溪瀑布...
離開內洞,回程再走信賢步道回去,經過一場大雨之後,步道上的瀑布群水量都加大了。
交通資訊:
捷運:搭乘綠線至新店捷運站,轉搭乘新店客運849公車(烏來-台北)至「烏來公車總站」下車,建議搭乘計程車前往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車程約1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