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步道協會11、12月份主辦的「尋覓草山風情-秋遊行程」帶領遊客認識草山的人文歷史、發現大自然的奧妙。
11/18探訪橫嶺古道,橫嶺古道即是橫走於山嶺中的古老步道,自然生態豐富,全長約800公尺,平緩易行老少咸宜。
上午9點集合於陽明山公車總站(近郵局),郵局旁有個草山防空洞,是一般登山客比較不會到達的地方,我們先去看看。
防空洞外整理得乾乾淨淨的,這座隱密的1號防空洞為老蔣專用。
草山防空洞建於民國43年,有3個入口,為因應核子試爆而做的防空洞,卻從未使用過,已列為歷史建物。
以為這次可以進入參觀,超期待的,但不在行程之中。想進入一窺究竟則要問問里長,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防空洞的鑰匙由誰保管。
接著去看最不起眼的3號防空洞,洞口對著住宅區不便打擾。
這個防空洞供工作人員、侍從使用。
洞口朝向中山樓的2號防空洞供官員使用,它比老蔣專用的防空洞小1/3,而且有階梯。
2號防空洞位於公車總站洗手間對面,是大家所熟悉的防空洞。
串聯這三處防空洞位置所形成的巨大圓錐體防空洞,地下有三層樓高,上窄下寬,15個避難室可容納約600人避難。
防空洞介紹畢,往湖山路一段橫嶺古道的方向走 ~
經過草山水道系統第二調整井,草山水道系統是台灣第一個系統性古蹟。
1920年後,原來的台北水道系統無法供應整個大台北地區,必須尋找第二水源,於是選定大屯山為水源,1928~1932年完成草山水道系統。
走「湖山綠地」到馬路(湖山路一段)就到了橫嶺古道口。
湖山綠地在陽明山花季時,水塘會種植水仙花,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賞花。
活動這天其實是風大雨不大,地上濕滑,導覽老師的聲音常被風吹走,跟在隊伍後面聽得吃力,還好後面也有老師可以解惑。
湖山路步道口
步道口石頭上寫著「橫看成嶺側成峰」,橫嶺古道橫走的山嶺就是紗帽山。
當天要走橫嶺古道環狀步道,橫嶺古道→半嶺步道→湖山國小步道→湖山路步道口。(拍手)
從指標看,這條環狀步道是很方便到達的,以前都不知道有這步道呢!
此時風大雨大,沒有人打退堂鼓,緊跟著隊伍前進。
橫嶺古道橫繞紗帽山山麓而行,左側為紗帽山保安林,右為湖山里谷地,人為干擾少,土質肥沃潮濕多水,植物生長茂盛。
步道口兩棵巨無霸大樹~櫻花和樹杞,櫻花季可看性極高。
古道路面沒有人為建置,保有天然的小徑,走起來心情很輕鬆。
步道自古即為保安林,以楓香、樹杞、水金京及柏拉木為優勢樹種,蝶況以豹紋蝶數量較多。
大地工程處在沿路設了幾張解說牌,為了營造蝴蝶花廊的意象,植物解說牌設計成蝴蝶形狀。只是,解說牌旁邊不一定能看到這個植物,因為有時候小植物沒有存活下來喔!
跟著步道協會走步道,一定可以認識很多植物和昆蟲,老師講得很精彩,大家也很認真觀察學習。
這片紅葉叫杜英,此時在地上也能看到它的果實,長得像小橄欖。
山月桃(小月桃)
海金沙,像金屬色澤的藤可用來編製聖誕環。
忘了它的名字,通稱蕨類好了,此步道各種蕨類非常豐富。
左側為保安林,右側為湖山里谷地,一群乖寶寶走在古道的畫面真可愛!
台北市保安林標記
一段「竹蔭隧道」再為橫嶺景色加分
竹林旁有一條不明顯的叉路,推測能通往紗帽山吧!
沿途有三張蝶形花架座椅
橫嶺古道另一個出入口~紅檀登山口
步道口之楓香姊妹樹
植物界也有四大金剛唷!他們是榕樹、楓香、茄苳和樟樹。
楓香姊妹樹旁有停車場及廣場
步道口有一間小廟,平常是關閉著無主神的小廟,有做法事時才從主廟請出神明坐鎮廟中,稱為紅檀,是神明的臨時駐在所。
原本行程是繼續往半嶺步道,但見風勢更強,無法完成環型步道,顧及安全必須原路折返,真無奈啊!
走回「湖山綠地」涼亭,活動結束。
感謝自然步道的秋遊行程,導覽老師介紹得很精采,讓大家能在風雨中學習,獲益良多。
未完成的環狀步道,我和素杏相約好天氣還要來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