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正山親山步道活動結束後,和Emily順遊七星公園,看百年驛站~新北投車站。

 

比起2017年4月1日開幕期間的人山人海,現在只有零星遊客到訪。

 

因應溫泉開發需求而建立的浴場線支線的終點站,1916年4月1日啟用「新北投乘降場」,後改為「新北投驛」、「新北投車站」。經過擴建、修改,在戰後納入台鐵北淡線系統。

1988年北捷系統確立興建,北淡線隨之廢線,隔年拆除車站站體,遷往彰化台灣民俗村。

隨著保存北投溫泉博物館的過程,認識到新北投車站的重要意義,北投在地社群於1996年開始發出希望迎回火車站的聲音,終於在各方努力下,車站啟用滿百周年之後,火車站重新矗立於原址附近。(導覽摺頁)

 


目前展出「記憶的乘降場」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10:00~18:00

 

一進門有一個仿製車廂,之前奔馳在新北投支線的列車是藍皮柴油單節車廂。

 

現在這個供拍照的藍皮彩繪車廂漂亮多了

 

從車廂找回記憶的是螢幕上的影像紀錄,配上列車轟隆聲音,重現八十年代的沿途風景。 

 

原始建築木料區

展示建築用料紅檜與檜木,木板上均有詳實紀錄。

 

新北投車站決定拆除時,李重耀建築師認為車站建築形式深具特色,值得保留,因此積極說服台灣民俗村董事長,並獲市府同意,自費拆遷才得以保留下來,這些測繪圖是當時的圖稿。 

 

原老虎窗物件

 

車站的立面圖

 

歷史與記憶區 

 

老北投人記憶中的車站,用聲音紀錄曾經的美好時光。

 

歷史的相簿

 

百年驛站木造建築不使用釘子,現場有木料示意。

 

百年前的建築技術真了不起啊!雖然有看沒有懂,還是很欽佩它。

 

服務台

 

販售區,與車站相關產品,種類不多。

 

若有時間,觀賞車站拆遷重整影片也不錯!

 

老車站建築使用紅檜、檜木,重修時盡量保持原來物件,不堪使用時才置換新木材,所以建築外觀會有色差。

新木材採阿拉斯加檜木,一樣有檜木香,價格比台灣檜木划算,過一段時間後,新木材顏色加深,整座車站顏色就協調了。

看完展場,來拍拍漂亮的建築。

 

新北投車站還有一個特色:車站建築和軌道呈垂直方向。一般車站都是和軌道平行的。

延伸閱讀 ~

開幕期間的遊記:新北投百年驛站風華再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