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泰安舊站,我們要去看大安溪上美麗的花樑鋼橋。
肉麗夫妻來過無數次了,這次是特地帶我來見識見識的。
我們走福興路,過泰安派出所後右轉圳頭產業道路,車子停在「七塊厝二號堤防」前。
我獨自下車,走在堤防奔向花樑鋼橋 ~
美麗的田園風光,翠綠、舒服啊 ~
太陽雖然沒露面,紫外線仍超強的,急著看這座橋竟忘了撐傘...
堤防上,風滿強的,不撐傘也好。
緊鄰著第七號隧道南口的大安溪橋是於明治36年(1903年)5月開工,明治41年(1908年)2月14日竣工。屬「下承式曲弦桁樑」(俗稱花樑)橋,由10孔(兩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62.41公尺花樑構成,全長637.39公尺,歷經1935年4月大地震後改建及民國52年(1963年)抽換鋼樑工程,橋樑結構增強,外觀上似乎與1908年剛建成時無異,但若仔細看桁架與樞結部份則大不同,尤其是民國52年抽換鋼樑之後,較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為重點。 (參考文建會細說舊山線)
七塊厝二號堤防
大安溪花樑鋼橋橫跨大安溪上,是台灣目前現存最長的花樑鋼橋。
台灣現存的三座花樑鋼橋:台中的大安溪鐵橋、大甲溪鐵橋及高雄的高屏溪舊鐵橋。
走近鐵橋,舊山線已經停駛了,「火車行駛中禁止通行」的標語猶在。
站在鐵軌上還是缺乏安全感,何況四下無人...
怎麼又吃了閉門羹?平日遊客少的關係嗎?
從鐵絲網縫中拍拍
如果當天鐵橋可以通行,我一個人應該只敢走一小段路拍拍照,安全第一。
花樑鋼橋是鐵道迷必拍的景點,而我應景式的拍了幾張,往回走了。
車停的路口也有一個當地落羽松秘境
圳頭產業道路旁,緊鄰著后里圳,一大排落羽松。
落羽松轉紅時,這裡一定很熱鬧。
接著原路往回走,到泰安派出所右轉安眉路,去看看泰安新站。
路過泰安檜木樹屋
泰安新站在泰安村安眉路37-12號
新車站於87.9.24正式啟用,為簡易站,由后里站管理,是國內唯一設在高架橋上的火車站,月台距離地面有14.62公尺的高度(約四、五層樓高),是一座長260公尺、寬7公尺的建物,另設有旅客走道、殘障電梯各一座。車站高架造型非常特殊,站在月台上可以眺望「火焰山」景緻及盡覽大安溪河谷風光,當列車呼嘯而過時,更讓人有騰雲駕霧的快感。(台鐵台中運務段)
泰安站是個小小站,沒看到站務人員,我也不敢亂闖上去啊!
看看高高在上的鐵道而已
車站旁有家「新幹線列車站」餐飲,店家整理得很有鐵道文化,園區花木扶疏,很有特色。
門口裝置也好像泰安舊站的炮彈型紀念碑
火車車廂變身鐵路餐廳,在車廂內享用鐵路餐點,看火車從頭頂飛過...真有創意。
餐廳緣起,一個憨人買火車的故事
看看營業時間:週二公休,真巧,這天剛好是星期二,〝哥哥不賣酒〞
園區設計車站意象
站門口看看就好
接著往天空之城遊玩了 ~
(遠山為火焰山)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