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和明秀去中正紀念堂賞櫻前,先到台灣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看展覽。
進入大廳先在服務台登記人數,就可以進展間參觀了。
免費參觀
館內的醫學文物展示室共有9個展間,設有常設展和特展。
我們也分不清哪一間是常設展或特展,就一個一個展間看下去了 ~
第一、二展示室:早期西方醫學引進者
西方醫學藉傳教進入台灣,許多年輕醫師的大愛,播下醫療關懷的種子。
除了牆面上的圖文介紹,也有影音介紹。
第三展示室:寄生蟲學研究及蛇毒研究
我的童年,好像有許多小朋友肚子裡都有寄生蟲,蛔蟲、絛蟲...一堆的蟲,現在看到展示櫃內一罐罐泡在藥水的蟲蟲標本,實在是可怕+噁心喔 ~
光看圖片也是怵目驚心
小時候不但要打蟲,還要滅頭蝨,還有很多人有砂眼... 當時的衛生條件真差啊!
被關在藥水瓶的台灣毒蛇,實在很不可愛,拍了照、快閃 ~
第四展示室:郵票上的醫療照護
將醫療照護的故事印在郵票上,透過郵務發行,將重要的醫藥發明與觀念,散佈到全世界。
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烘箱,極具美感及歷史價值。
第五展示室的主題比較理論性 ~ 從演化的視角認識疾病與心智--影響人的健康和發展的關鍵。
好像在讀論文一樣,要花時間細看,所以...只拍了一張瘧蚊的放大版,跳到下一展間。
第六展示室:從人類演化歷程認識台灣人
我們真的都是猴子猴孫
從化石證據雖然最直接,但受限於數量及完整性,只能提供模糊的資訊,從解剖及行為的特徵,加上後來分子鐘技術,可以描繪出靈長類的族譜。人類在700萬年前與猿類分家,繁衍出今日之面貌。
化石證據在此
從這些頭骨標本來看,人跟猿真的很像!
原始人類因為生食,需要強大的咬合力,咀嚼肌與上下顎骨相對較發達,因此臉較寬。人類懂得用火後,熟食使得食物變軟,咀嚼肌與顎骨相對退化,臉變窄而下巴變尖。由此推測,未來的人將會有更細長的臉與尖的下巴。
最右邊的頭骨是預測「未來人」的模樣,那麼,其他的頭骨都是先人的標本嗎?......
帶著尊敬的心,趕快移動腳步到另一展間 ~
第七展間和人類身體有關
參觀到這裡才有看到其他的參觀者,應該是老師或學長帶著來找資料的,有人導覽對台灣醫學會有更正確與清楚的認識。
我們二人只能走馬看花,看自己比較熟悉或有興趣的主題。
是哪個殺千刀的規定女生要纏足?
其他圖文還有拔牙風俗等等,這些不文明的作風,現在看來真是殘酷、不健康、不合邏輯。
三寸金蓮下,女性的悲哀。
第八和第九展間也是在理論與宣導:台灣近代衛生醫療發展歷程與高齡化社會健康藍圖。
這兩個展間可能真的使用率不高,沒有開燈,參觀時自己開燈,我們也就略過了。
來館內的咖啡廳聞聞咖啡香
原來大廳兩側的桌椅是喝咖啡的所在
喝咖啡的人還不少呢!
最後欣賞台大醫學人文博物館前後院建築後,趕著去賞櫻,怕越晚越冷,下次有機會再來喝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