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大杜鵑花節3/01~3/31
校園生態定時導覽
日期:3/19(六)、3/20(日)
時間:9:30~11:30
地點:臺大正門口集合,導覽員帶領以步行方式參觀校園,介紹植物及生態
導覽路線:傅園→魚類標本館→鹿鳴廣場→生態池→醉月湖
傅園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留存下來的熱帶植物標本園
十字葉蒲瓜樹 ~ 因葉形呈十字架型,會聯想與宗教有關,又葉片能透光,感覺神聖。和榕樹一樣,果實長在樹幹上。
*穗花棋盤腳又稱水茄苳(水陸雙棲),晚上開花由蛾類與蝙蝠幫忙授粉。
*柚子 ~ 芸香科植物,是無尾鳳蝶幼蟲愛吃的葉子。
鐵冬青 ~ 一般鐵冬青長得不高,傅園這棵樹很高大,夏天結紅色的果實很漂亮。據說耶穌揹著十字架時,頭上的環是鐵冬青果實做得。還有,哈利波特裡的魔杖,是鐵冬青木頭做的。
好像有魔法的樹啊!有了故事加持,對它印象更加深刻。
第倫桃 ~ 掉落滿地的果實,果實可以製作果醬,但成分不高。
翅子木 ~ 花苞好像香蕉,開花時像剝皮的香蕉,有香蕉的香氣。好誘人的樹種,導覽說圓山捷運站旁有種,花期7-9月,到時再去觀察。
葉片很大,馬來西亞的高腳屋,都會用它的葉子來當屋瓦使用。
海棗 ~ 葉片掉落會遺留一小段葉柄,好像龍的背脊。
黃椰子 ~ 唯一叢生的椰子樹,種一棵變很多棵。
傅斯年校長長眠的地方 ~ 斯年堂,熱帶植物園也因此更名為傅園。
建築形式仿帕德森神廟,神廟祭祀的是雅典娜,代表智慧與勇氣,用來隱喻傅校長的風格。
「方尖碑」是早年埃及紀念國王及有偉大事蹟的人,上面會刻碑文。斯年堂的「方尖碑」沒有碑文,只是象徵的形式。
簡約風格的多力克柱、方尖碑、水池,環狀步道的對稱造景,是個莊嚴隆重的紀念場所,代表對校長的推崇。
這麼漂亮的建築不是出自名家設計建造,而是台大營繕處自己蓋的,完全是帕德森神廟的縮小版。
離開傅園,往魚類標本館 ~
羅比親王海棗
台灣海棗
魚類標本館
裡面擺滿了各種珍奇的魚類標本,是台灣魚類研究的重要秘密基地。
透明魚不是品種魚,是用化學染劑染出來的魚類標本。
好吃的鰻魚飯越來越貴了,因為鰻魚來源更少了,有一區專門介紹鰻魚的生活史,及專家研究的歷史。
魚類標本館是新開張的展館,只有星期三下午1:30~4:30開放,其他時間必須團體預約參觀。
離開魚類標本館,路過日治時期庭園,有幾間溫室。
樹上的蕨類綠意盎然
綠色小屋以前是守衛室,現在是儲藏室。
綠色小屋前真的有個門,以前有來訪車子出入,所以設了招待用的守衛室。
再往前看到了一排磚瓦房子,有洗髮、剪髮、洗衣服、福利社、大陸社社團等,形成一個生活圈。
接著來到共同教學館前,來看看共同教室前的三棵琉球松。
原本有五棵,應與台大建校同時存在,在建造共同教室時,因工人施工不慎,使得樹木從根部被破壞,搶救後倖存三棵。稱為「共同三松」。
三松周圍建了木棧道保護松樹,也成為休憩平台。
「三松」有個好玩的說法,就是松鼠、松樹與鬆餅。
松樹前的鬆餅小屋陣陣飄香,果然是共同教室前的「三松」之一。
鬆餅小屋總是大排長龍,有機會要來嘗嘗看。
這裡是舟山路的鹿鳴廣場,規劃成休閒的地方,生活機能非常好,吃的喝的用的....真正是台北市民的後花園啦!
共同教學館旁還有個農產品展售中心,有販售台大自產的香濃鮮奶、冰淇淋、有機蔬菜等。
一般民眾也可以在農產品展售中心或福利社選購物品。
瑠公圳水源池,農田水圳多元化再現,結合都市防災,生態防洪,利用原有農場的農田水圳空間,塑造一處溼地環境。
瑠公圳水道
生態池旁的建築是生命科學館,在頂樓可以鳥瞰整個台大校園。(頂樓封鎖中不開放)
生態池提供生物棲息及民眾環境教育的環境
水池前方就是全台北市最貴的農地 ~ 台大農場
往醉月湖的路上要穿過椰林大道
總圖書館藏書400萬冊,B1是閱覽室,也是人最多的地方。
只在畢業典禮或杜鵑花節才有部分時段開放民眾進入
杜鵑花城的杜鵑花被連日下雨打掉好多花瓣
今日無暇賞花,走小椰林道往最後一個景點~醉月湖
醉月湖的水也是瑠公圳的水,從生態池流過來的。
有大、中、小湖,環境清幽。
池中有紅冠水雞及校方放養的鴨子
湖邊有散步道,垂柳搖曳,很詩情畫意的地方。
柳樹棉絮紛飛
湖畔也有喝咖啡的小店
3/20沒有下雨,趕赴這場盛會,隊伍中有一位台大碩二學生,畢業在即想要藉參加導覽來好好認識校園,留下美麗的記憶。這個讀了六年的園地,是如此熟悉又陌生,這天拋開書本,徹底放鬆自己。好棒!
導覽結束,走桃花心木道左轉楓香道,在辛亥路騎Ubike到捷運科技大樓站搭車。
我在台大台北校區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