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在網路上看到了「大里菩薩寺」的介紹,這次台中人文藝術之旅將不會錯過這個景點。
菩薩寺在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47號,循地址前往 ~
外觀沒有廟宇的型式,寺院前又有一棵老梅樹,把門面擋住一大半,只能看到「菩薩寺」三個字及「山門」,所以很容易找不到。
被老梅樹擋住的是庭園內的小池塘,梅樹下有一顆大石頭及滿地的小碎石。
駐足於此,滿眼翠綠,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水瀑傾瀉,意境非常寧靜!
很不一樣的佛寺,進去看看 ~
有參訪時間限制,第一次來還好是在參訪時間內。
進入庭院,但見步道前方端坐著一尊菩薩。
左側池塘邊也有一尊菩薩
抬頭,綠色植物爬滿整個牆壁。二樓是大殿。
步道旁「照顧腳下」大大的提醒,步道上和門外也各有一對大大的腳印。
這是回菩薩的家,追隨佛陀的足跡,禪意甚濃。
步道旁還有一個小小的「石窟」,還有照片,上面題字「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這樣子有佛寺的感覺了。
進入一樓室內,沒有香煙裊繞,也沒有梵音傳誦,柔和的燈光和環境布置,又有走入博物館的氛圍。
「回菩薩家」幾則醒世箴言卻設計得如此藝術化、生活化,好像一幅畫。
“以心為蒲團,皈依佛;學習生命的自覺,皈依法;以真理為舟航,皈依僧,得到清淨自在的生活。”
摘自菩薩寺FB中的介紹:「本寺是提倡以中觀思想為根本,以禪修生活為修持的現代化臨濟禪宗道場。平時以教學為主,提供學佛者一個良好的修學佛法的空間,並強調佛法即是生活,而非信仰。」
隨緣隨喜,護持建寺
“菩薩寺係以中觀為宗的道場,致力於弘揚般若法門。為期順利完成本寺各殿堂之建設,及充實網路弘法等各項設備,尚祈十方善信隨喜護持,令法燈不滅,並以此功德迴向護法檀那及法界一切眾生,同證無上菩提。”
走到後院,是半戶外空間,地面冒出蒸氣,有雲霧繚繞的感覺。
洗手間也布置清雅舒適
一樓還包含辦公室與服務台,二樓在服務台左邊,脫下鞋子循階梯往二樓。
樓梯轉角處
半層樓的平台
「鐘樓」簡約明朗,雖有遮簷,還是會受風吹雨淋。
訪客至此,不宜逕行敲鐘。
鐘樓下的小沙彌?
往下看,地面那池天光水影。
Luke和Jerry在入口處休憩中
高大的烏臼樹有三層樓高,走在階梯很清楚的看到它的果實。
二樓入口處,有一面大鼓,暮鼓晨鐘,鐘和鼓並沒有擺在傳統建築的左右對稱位置。
進入大殿參佛禮佛
寺內不點香,而以燭火代替,可以和菩薩說說話祈求平安。
功德箱油隨喜
接著步上三樓,後面是修道地區,請止步。
信眾可到前面寫經的教室
桌上已備妥紙筆,歡迎信眾坐下來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迴向滿願。
一字一句看著範本抄寫心經,可沉澱心靈,平心靜氣。
真是一個很特殊的佛寺,菩薩寺認為寺廟最重要的是功能,而非大小。雖然空間不大,卻可以透過網路來接觸大眾。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bs.tw/timeline
菩薩寺成立於2005年,由半畝塘整體規畫暨營造工程建設,粗獷的清水模加上滿牆的綠意,簡潔的建築設計卻含有佛學的精神。
住持為慧光法師。
參訪後,大家都會說:原來寺廟也可以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