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陽明山中山樓,10人以上團體可事先預約,免門票,並提供一小時導覽服務;個人參觀可參加每日 8:30、10:00、13:30、15:00四個時段之免費導覽。
到了中山樓,導覽介紹就交給導覽志工了~
民國 54年,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當時中國大陸正醞釀文化大革命,所以,老總統要宏揚台灣是中華文化的基地,找了陽明山這塊土地,要蓋一座宮殿式的建築,委託建築師修澤籣女士規劃興建中山樓,54年 10月動工,由榮民工程處承包,24小時 3班趕工,用了 13個月,於55年 11月 6日完工。
這建築物很特別:
1.蓋在硫磺噴氣口上,因硫磺會腐蝕金屬,所以慎選抗腐蝕材料如:木頭、石頭、陶瓷、黃金、貝殼等
2.陽明山多雨,一年有 200天下雨,工程 13個月如期完工
3.國人自己設計、承包,使用國內材料,除了三樣進口:冷氣、電梯、二樓總統休息室套房之衛浴設備
4.精選各種不同宮燈,共48種計 408盞
一樓至三樓兩側階梯各一百階,欄杆扶手大理石壽桃,兩邊合起來一百顆,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
工程之初鑿挖地基,堅應的石頭得用炸藥,但是噴氣口八、九十度的高溫,炸藥還沒埋好溫度就上升了,所以坑洞挖大一點,把炸藥包上乾冰,解決這個問題。
柱子的地基如果被腐蝕的話是很麻煩的,所以地基就像包粽子、像女人裹小腳一樣,鋼筋混凝土柱子加上柏油紙、油毛氈層層裹住,包得圓圓大大的,40幾年來歷經天災地震,仍完好無缺。幾年前修澤蘭女士得到終生傑出建築師獎。
西廂房:
此為老總統的辦公室,這面屏風是由八位畫家合作,送老總統 80歲的生日禮物,畫在玻璃上的。
壁爐前之屏風是八仙過海圖案,圖案以貝殼鑲製。
辦公室最特別的是辦公桌對著門口,過去三顆梅花晉升少將,總統召見面試,一進門就看得到人,總統起身迎接表示親切,相對的開始對來者品頭論足。
老先生喜歡詩文,談古論今又浙江口調,要和他對談真是雞同鴨講,所以很多人會先做功課,打聽老先生正在看什麼書?希望能得到一些資訊,可順利過關。當老先生起身迎接閒話家常,話鋒一轉問你最近讀什麼書?聰明的人回答:我讀的是外國文學名著,很好!老先生沒有涉獵不會為難,順利通過;不怕死的說讀的是朱子家訓,老先生就問:讀到第幾章第幾節?你的意見如何?馬上被考倒了。
所以曾有一個上校 40幾歲,從沒和老先生近距離接觸過,一進門緊張到尿失禁,老先生大手一揮 ~退貨 !
一樓會議廳:
一樓會議廳掛著徐九齡畫的這幅畫也很特別,你走到哪裡,國父就用關愛的眼神看著你。
一樓會議廳曾接見過楊傳廣、紀政,桌椅位置可隨會議型態而調整形狀。
門口左右二幅畫,都是第一夫人的老師畫的,一為蔣夫人老師黃君璧所繪,一為甘迺迪總統夫人賈桂琳的老師汪亞塵所繪,一中一西各具特色。
汪亞塵老師的畫,乍看之下顯得凌亂,因為汪老師旅居美國,喝過洋墨水畫風比較新潮,在紐約開畫展的時候,來了一位貴婦 ~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女士看中了一幅畫,但汪老師不賣,夫人又去了第二次,汪老師還是不賣,三顧茅廬後,汪老師感動了,終於把那幅畫賣了,夫人當場開了一張空白支票,汪老師就簽了美金一千元當作紀念,沒有兌現。從此結了師生緣,賈桂琳拜汪老師學畫,傳為一段佳話。
一樓會客室 :
柱子上亮晶晶的,真金不怕硫磺薰;所有廳堂中看到金色的裝飾,都是金箔貼成的。
長長的白紗窗簾,仔細看「紗洞」很大,民國 54年當時台灣紡織技術無法製作如此大的白紗,同時經費不很充裕,不能從國外進口,所以得靠自己巧思,蔣夫人選用的材料是漁網,用茶葉梗燒煮後染色掛上去,四十幾年了沒有換過。
南側擺設中式家具,北側擺設西式家具,整個會客室的感覺卻一點也不突兀。
此歐式沙發背後屏風是季康畫的仕女圖,兩個主位旁有圓板凳,為翻譯官座位。
一樓走廊:
走廊宮燈之一
牆上掛了一排歷史性的照片,呈現中華民國民主憲政歷程,從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經過軍政、訓政、行憲 ----直選總統。(圖中翻譯官為馬英九)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開會典禮照片
中山樓的歷史,常和文化堂連在一起,國民大會的場地都是向中山樓租借。
中山樓曾為前國民大會專屬議場,及歷任國家元首接待各國貴賓或舉辦國宴之重要場所,至今仍完整保留許多見證我國憲政發展及其他有關近代史事的重要場景,深具歷史意義,是非常珍貴的國家文化資產。
文化堂:
宮燈為中山樓的最大燈具
面積2,000平方公尺,挑高 9.5公尺,這麼大的跨距竟沒有使用柱子來支撐,在缺乏高科技建築材料的年代,這樣的設計真是不簡單。
地面採前高、中低、後高雙斜坡設計,木製皮椅配合地板高低變化「加穿高跟鞋」,大家自由入座感受椅子的舒適度,如果這椅子不好坐就是虐待老人家了。
文化堂雖然室內寬敞,卻沒有回音,可以清楚聽到說話者的聲音,我們做了實驗:請一位同學在前面輕輕說話,其他的人到後面,竟然聽得清清楚楚。
主席台的正下方為硫磺口,建築師挖導管讓硫磺氣往外送,大約有 95%排出室外,還留有 5%讓來賓享受。同時來此還可「免費鑑定」:身上穿戴的首飾是否純金? (笑 ~)
從文化堂出來可看到全台唯一兩蔣站在一起的雕像 (材質為化纖非銅像)
有福字的宮燈,四周有四隻蝙蝠,象徵「賜福」,宮燈上方側邊亦有壽字圖案,中山樓充滿福、壽字樣,而沒有「祿」字,因為當時來中山樓的人,都是政府官員、軍方將領,皆領有俸祿,故有「來者都是官,添福添壽不添祿」之說。
三樓國宴廳:
餐廳前後兩面牆壁圖騰,高掛梅花國徽,兩旁稻穗代表以農立國,閃亮亮的金箔貼成。
2,000人大餐廳,雖談不上山珍海味,但菜一定要熱,所以廚房用的是大鍋,以免飯菜很快涼掉,提供五菜一湯梅花餐。
櫸木地板方便整齊線,方便桌子排列整齊,吃西餐時可併桌排列,吃中餐時方桌上加張圓桌,10人入座剛剛好,處處見巧思 !
三樓圓廳:
仿北京天壇建築,隔音設備良好,讓來賓來此休息、聊天、品茗等。
1996年直選第九任總統,就職典禮在此舉行國宴,有 14國元首參加。
圓廳有兩張椅子特別大,號稱「九龍椅 」,數一數椅子上有六條龍,以前有開放讓遊客坐,黃袍加身,身上三條龍和椅子六條龍即為九條龍,如果坐上去不頭暈的話,哈哈 ~你就可以選總統啦!
大椅子是給大尺寸貴賓坐的,1996年國宴,東加王國夫婦即為此椅子的座上賓。
中山樓的風水說 ~
中山樓背倚七星山,兩邊環山左青龍右白虎之勢,中山樓匾額的「山」字一豎,從北邊的七星山連下來,延伸到前方牌樓的正中央,牌坊前一棵楓香,先有樹後有建築,以樹的縱軸線蓋了此建築物,所以稱此楓香為「風水樹」,兩邊有磺溪宛如玉帶環腰,有如此絕佳龍穴,建築師排除萬難達成使命,中山樓終於成為火山口上的翠色寶冠。
紗帽山~陽明山最年輕的寄生火山,20萬歲而已,高 643公尺。
拿起100元鈔票看看,很多人沒有留意到,圖案正是孫中山先生和中山樓呢 !
下一個景點:中正紀念堂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