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圓環原址歷經幾次改變,從1908年圓公園、1943年圓環防空蓄水池興建、1950年圓環夜市鼎盛時期、2003年建成圓環美食館落成、2017年原地綠化為建成圓環廣場。
建成圓環保留古蹟~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建噴泉廣場,作為民眾休憩的公園綠地。
平常很少來台北圓環走動,4年前參加走讀大稻埕活動到此一遊,知道了印象中的美食圓環已改建為建成圓環廣場。
近期有機會常來圓環,等待皮膚科診號的時間,在公園休息。
楊英風大師作品 ~ 龍穴
三個演奏樂器的雕像
幾經更迭,圓環終究回復到最初的小公園型態。
1943年興建的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現在是市定古蹟。
噴水池
圓環為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一、二段、天水路四條道路的交叉處。
分不清東西南北嗎 ? 廣場地面有箭頭標示往何處去。
如 : 寧夏夜市、台北車站、大稻埕、台北府城北門、日新國小紅樓。
蓄水池外圍欄杆上有設置圓環歷史的圖文解說牌,繞池子一圈了解圓環興衰史。
圓環最初是個小公園
1943年在圓公園中央開挖防空救火用的大蓄水池
1950年圓環夜市鼎盛時期,可說是台北的重要地標之一。
圓環美食時代,我竟然只去吃過一次,而且沒什麼印象,可算是城市邊緣人了 !
1993年與1999年兩場意外大火,讓圓環夜市銷聲匿跡。
2001年老圓環拆除,整個圓環往南遷移,2003年建成圓環美食館落成。
建成圓環美食館時代,有想去看看,一轉眼,熄燈了 !
我跟美食真無緣 !
建成圓環美食館坐落在車水馬龍之間,是李祖原建築師設計,因軟硬體設備及環境變遷等因素,生意大不如前,知名店家外移,使美食館也吹起熄燈號。真短命 !
2006年建成圓環美食館關閉前舉辦了廢墟文化祭。
2008年圓環內部重新規劃,命名為台北圓環,之後幾年仍衍生出許多問題,如租金、經營型態(夜店)爭議等,2016年委外合約到期,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
2017年全新的建成圓環,保留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古蹟,再度成為公園廣場。
供散步休憩的公園,特色是有古蹟蓄水池、噴泉,還有喧囂的車聲和髒空氣。
一直納悶蓄水池不是應該蓋在公園的中心嗎 ? 現在看到的景象卻是噴水池在公園的中心位置 !
原來解說牌有提到2001年拆除老圓環,整個圓環往南移,因此蓄水池位置偏離圓心。
直徑11公尺,高2.2公尺,是目前台北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
詳見解說牌
公園有設置直飲台
每天下午3~10點整點噴水,消消暑氣、清淨空氣。
欣賞水舞,晚上有燈光更迷人 !
以前錯過了圓環美食,以後有很多機會來圓環旁看皮膚科時,待在建成圓環打發時間的。
王秀杞銅雕作品 ~ 天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