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90375.jpg

參加自然步道協會蔡源彬老師的步道解說都是滿載豐收,這次要來聽他導覽丹鳳山的人文及生態,同樣精采萬分收穫滿滿。

路線:9:00捷運奇岩站→北投畜魂碑→北投福安宮→中和禪寺→奇巖洞→章嘉活佛舍利塔→丹鳳山→弘法大師岩→大正石船→捷運新北投站12:45

 

P1090277.jpg

9:00捷運奇岩站出口集合,先拍張合照,進入主題。

介紹出口前一棵緬梔(雞蛋花),通常我們只注意欣賞她清香美麗的花朵,抬頭看,不是花期,卻看到了難得一見的果實,像兩隻羊角的蓇葖果。

 

P1090280.jpg

右轉三合街二段,介紹路旁盆花~九重葛

鮮豔的顏色並非其花或花瓣,而是花苞,花苞三合生。花苞內小小的才是花,花三朵叢生,故名九重葛。

路上看到的植物,老師都會略為介紹。

 

P1090286.jpg

經過三合橋時,老師要大家看看這條政府花大錢整治過的河川(磺港溪),乍看河床是不是很乾淨?但是守護河川的人都知道,河川必須要有溪流、有自然生態,這種整治是「水泥三面光,魚蝦死光光」的做法,只能稱為人工渠道而已,看溪旁兩側設有水泥步道,卻沒有階梯可下去親水。

 

P1090288.jpg

過三合橋到對岸的奇岩一號公園,這裡有土地開發,許多建商進駐了,這裡也有人工渠道,我們去對照一下。

 

P1090289.jpg

這是特別挖的生態池,水鳥都過來了。

 

P1090294.jpg

生態池是滯洪池,有種植水生植物及樹木,並鋪設木棧道供民眾休憩賞景。

 

P1090295.jpg

滯洪池過多的水會順著人工渠道溢流過來,成為小溪流。

渠道以大小鵝卵石堆砌,底部是泥土而不是水泥,當有小魚蝦游過來,石頭縫隙是安全的庇護,這工法是符合自然生態的。

接著我們順著磺港溪旁走,過磺港公園到大豐公園看「畜魂碑」。

 

P1090297.jpg

大豐公園在日治時代為北投市場,這裡有屠宰場,設立畜魂碑是為了安慰被宰動物魂魄,並藉此安人心。

現存的三座畜魂碑以北投這一座完全未遭受破壞,而且留在原地更形珍貴。

 

P1090307.jpg

畜魂碑位在公園地下停車場出入口旁草地

 

P1090305.jpg

正面碑文有「臺北州衛生課長安達敬智 書」

 

P1090304.jpg

P1090308.jpg

背面有立碑年代「紀元二千六百年新春」,即西元1940年(民國29年),題有六位人名是當年的豬肉販業者。

 

P1090310.jpg

接著穿過公館路,到斜對角的北投福安宮。

這天正逢農曆二月初二日福德正神聖誕,宮廟裡外好熱鬧。

 

P1090312.jpg

站在廟埕往山上看,可以看到丹鳳的鳳字。

 

P1090314.jpg

福安宮舊祠

 

P1090313.jpg
北投「磺港後福安宮」為主祀福德正神之道教廟宇,見證老北投風華。

「磺港後」是舊地名,在磺港溪後面稱之。日治時期「磺港後」是日本人生活的區域,「磺港前」是漢人與平埔族居住的地方。

 

P1090317.jpg

從福安宮後側上山,走一小段階梯,公館路85巷2弄接續到奇岩路。

 

P1090318.jpg

奇岩路是到中和禪寺必走的路

 

P1090320.jpg

捷運奇岩站、奇岩路之「奇岩」名稱由來,老師帶大家來找答案。

 

P1090321.jpg

在中和禪寺下方有七顆大岩石(安山岩),是「奇岩」名稱的由來。

 

P1090323.jpg

這些大石頭曾經是武俠片徐楓的俠女、烏龍院真人版和尚的拍片現場。

 

P1090324.jpg

從大岩石旁上去中和禪寺 (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P1090325.jpg

台灣光復後,為方便日本人回台祭拜祖先,在台灣設置了三處日本人遺骨安置所,北部中和禪寺靈光塔即是。

 

P1090329.jpg

階梯上來是新的山門

 

P1090331.jpg

往右走是舊的山門,我們走舊的山門上去,意義較大。

 

P1090332.jpg

山門上來左側涼亭建築稱為「寶珠殿」,融合中國宮殿式的先人走獸屋頂和日式風格。

 

P1090334.jpg

寶珠殿供奉的是「平和護兒安養地藏菩薩」,日本的地藏菩薩法力及於地面,祂是孩子的守護神。地藏菩薩左手捧著一未成形的胎兒,右手持法杖,左腳前有一嬰兒拉著衣角。

地藏菩薩是日本人捐獻的

 

P1090338.jpg

福壽山靈光塔

 

P1090339.jpg

大殿

北投中和禪寺建於昭和六年(1930年),座落於福壽山腰,前身是日本曹洞宗佈教所,遷至現址後改為中和禪寺。

 

P1090343.jpg

中國式鼓樓與側殿閩南式屋脊馬背的紅磚建築

我們在寺廟借用了洗手間,然後從後山階梯上去,走訪章嘉活佛舍利塔。

 

P1090354.jpg

禪寺後山有一奇巖洞,據稱是章嘉活佛晚年修行的場所。

章嘉活佛(1890~1957)曾為慈禧太后、袁世凱、蔣介石的國師,是西藏格魯派活佛中,自1949年後唯一來台定居者。雖為國師並沒有受到妥善照顧,中和禪寺提供奇巖洞供修行,於此圓寂。

章嘉活佛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喇嘛。

 

P1090353.jpg

奇巖洞很小,有整修過。

 

P1090352.jpg

現在洞中供奉著心法明如來

接著往上走,不遠處為章嘉活佛舍利塔。

 

P1090355.jpg

章嘉活佛舍利子多達6千餘顆,是近世燒出最多舍利子的高僧。此紀念塔為衣冠塚,不存放舍利子。

 

P1090357.jpg

舍利塔為印度傳統佛塔形制,可順時針轉七圈,如同轉法輪功能。

雖然鐵門開著,我們沒進去,繼續走行程。

通過禪寺後山後,進入丹鳳山步道 ~

丹鳳山步道起點在奇岩路陳繼棠將軍墓園登山口,走上來會經過中和禪寺後山出口的地方。

 

P1090367.jpg

步道途中唯一的解說牌

 

P1090368.jpg

圖中大岩石上丹鳳兩字位在山頂展望平台下方,但是拍攝點的路況不良,一般民眾不會下去拍。

 

P1090370.jpg

P1090380.jpg

丹鳳山曾發生過火災,接近山頂無遮蔭,但這條步道仍是市民的登山熱線。

 

P1090375.jpg

山頂展望平台丹鳳展翅的公共藝術,有景框效果。

曾是小百岳之一,最高點的觀景平台164公尺,但無三角點,三角點設在展望平台下方,標高117公尺,高度太矮了,所以在小百岳被除名。

 

P1090376.jpg

視野極佳

 

P1090372.jpg

詳見解說牌

關於丹鳳之名,先來認識陳繼棠將軍:陳繼棠將軍(1890~1954),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曾長時間主政廣東,政治上與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經濟、文化和市政建設方面頗有建樹,之後數年集廣東黨政軍大權於一身,人稱「南天王」。民國25年兩廣事變兵敗,陳濟棠被迫出走香港,廣東多年經營成果拱手讓給蔣中正。(參考維基百科)

野史如是說:民國25年兩廣事件,26年蘆溝橋事變,老蔣無心力處理陳繼棠等軍閥。38年大陸淪陷,大老們也跟著到台灣。陳繼棠將軍買下了此半座山,將軍有位愛妾,有丹鳳眼、名字叫丹鳳,為了表示愛意,命人在山上大岩石刻上丹鳳之名,所以這座山被稱為「丹鳳山」,此山也是陳繼棠將軍埋骨的地方。

 

P1090382.jpg

離開展望平台,步道往前可到新北投,但我們左轉訪「弘法大師岩」。

 

P1090381.jpg

往大師岩的路徑很小,還好距離短,一下子就到了。

 

P1090393.jpg

此地為日治時期(1910)所建之大師岩,主龕原供奉弘法大師,光復後逐漸荒蕪,現由信眾發心供養金剛界大日如來、弘法大師,副龕奉祀不動明王,合為真言宗三尊。 (解說牌)

 

P1090384.jpg

弘法大師紀念碑

 

P1090385.jpg

許多刻字的石柱

 

P1090386.jpg

P1090392.jpg

主龕外觀

聽老師說,以前大師岩上空掛著藏傳佛教五色旗,現已不復見。

 

P1090404.jpg

穿過一線天,到副龕的岩石處。

 

P1090403.jpg

副龕外觀

 

P1090397.jpg

P1090398.jpg

原供奉波切不動明王,現在有不動明王、藥師七佛、黃財神等諸尊。

 

P1090400.jpg

現場也有刻字的石頭

 

P1090405.jpg

離開大師岩,階梯較陡。

 

P1090407.jpg

回拍,可見主龕與副龕的兩顆大岩石。

 

P1090410.jpg

大師岩前面小徑有顆台灣幸福石,「台湾よ、永に幸なれ」 是日本人給予台灣的祝福。

 

P1090411.jpg

從大師岩一路陡下,有些路段還須拉繩以防滑倒。

下山的路有兩條,一走大正石船,但路況不好,所以我們直接下去到大願寺後方,然後往左橫向去看大正石船。

 

P1090413.jpg

隱身在樹林草叢中的大正石船,路況很差,加上路面小又濕滑,沒有登山杖須借助芒萁拉一把。

 

P1090415.jpg

這座類似石船的巨石,上面蓋有一水泥小亭,鮮為人知的石船是1925年台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的石佛亭。石佛已不見,只剩亭子。

 

P1090418.jpg

原路走回大願寺,從寺廟側邊步道下去 ~

 

P1090419.jpg

這條步道沒有指標也不好走,但稍加注意,仍可看到方向。

 

P1090423.jpg

出口

 

P1090421.jpg

出口,看到熱海大飯店溫泉路後側。

 

P1090426.jpg

從溫泉路走捷徑下來

 

P1090427.jpg

北投公園

 

P1090429.jpg

北投公園內大楓香樹上有「椆櫟柿寄生」,第一次認識它。

 

P1090432.jpg

到了捷運新北投站結束活動,自由解散。

又一趟精彩的步道生態人文之旅,對於北投又多認識了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