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大橋頭站1號出口→ 台北最老的天橋→ 仁安醫院→ 慈聖宮→ 大稻埕教會→ 星巴克保安門市→ 保安捌肆→ 第一唱片行&第一劇場→ 大稻埕公園→ 創意小店→ 林五湖故居→ 迪化街閩南街屋→ 台北霞海城隍廟。
(續)離開仁安醫院後,往慈聖宮 ~
從涼州街轉進保安街49巷,一整排美食攤位,每一攤看起來都很想吃。
米粉湯、豬腳麵線、肉羹....這些廟前小吃都深受好評。
慈聖宮牌樓,面對延平北路二段
原址在中街與南街交界處(今迪化街、民生西路口),初為一小廟;大稻埕開基人物林右藻等人募款後,將廟改建於長樂街(今民樂街、民生西路口),廟前是郊商貿易對渡的碼頭(今大稻埕碼頭);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拓路被毀,於現址重建,民國五年落成。
香火鼎盛,「巷內藏大廟」為其特色。雖然至今已屆百年,但重修多次,不能列為古蹟。
慈聖宮建地有230坪,規模之大,為大稻埕寺廟之冠與霞海城隍廟、法主公宮並稱大稻埕三大寺廟。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慈聖里保安街49巷17號
要如何分辨陰廟和陽廟?最簡單的方法看最中間的瓦片覆蓋方式:笑瓦是陽廟;哭瓦是陰廟。
門口栩栩如生的龍柱
大家都沒看過真正的龍,所以畫師們集合多種生物的特徵,而塑造了龍的角色。
對照之下,果真如此
龍似乎不分公母,但獅子有分左公右母。
從龍邊進廟~
門神有文官武將,看看祂們的指甲長短不一樣。
抬頭看,中門上方有「剪刀尺鏡符」
一旁服務台有「剪刀尺鏡符」的解釋
主殿前的龍柱,從這個角度看龍首和龍尾的位置,成一直線是標準的形式。
牆上龍的剪黏真工夫
由虎邊出
接著走涼州街轉甘州街,往大稻埕教會 ~
路過的美食店家:涼州街34號
大稻埕教會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
教堂的正立面山牆兩端各有一座小尖塔,其下則是一對仿柯林斯式柱頭的柱子。而在山牆中央有一扇周圍有泥塑裝飾的牛眼窗,下面則有哥德式的尖拱。主堂內部空間挑高,有兩層樓高,予人一種莊嚴感。(維基百科)
教會是「台灣茶葉之父」李春生長老獻地,巷子旁是李春生故居翻修後的大樓。仍保持著優美典雅的建築元素。
第二、四個禮拜六早上9-10點可參觀教堂,但須事先申請團體導覽。
我們沒預約,吃了閉門羹,只能看看建築外面,然後往下一景點 ~
從甘州街走到保安街路口,看到一棟非常漂亮的房子 ~ 葉金塗故居舊址
大稻埕葉金塗宅邸改建為大稻埕大樓,由台北城大飯店進駐。
保安街保留葉金塗宅邸原來立面,一至三樓為星巴克保安門市;重慶北路的立面是仿建的也很漂亮,為台北城大飯店。
早年葉氏以台鳳起家,商號泰芳,外牆以鳳梨裝飾。
華麗的壁面裝飾
大樓牆面有建設公司註記的解說文,說明建築過程。
原有的立面裝飾,放置於飯店入口處。
接著走保安街到另一家咖啡廳 ~ Boan 84 (保安街84號)
不用餐也能參觀,5人以上請分批進入,勿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客人。
日治時期的順天外科醫院為三層樓建築,規模也是小小的。
歷史空間活用,2013年3月8日保安捌肆咖啡於此開張
營業時間:週一~週日11:00~19:30,02-25528836
進入參觀
一樓用餐環境簡單,但牆面懸掛畫作很有藝文氣息,提供味覺與視覺的美好饗宴。
二樓,藝文與音樂的空間
二樓只提供參觀,不開放使用。
三樓是展演空間,沒上去看,就從另一個樓梯下來了。
來到一樓是醫院時期的門診室
裡面保留著門診間的情境
離開保安84,經過第一唱片行,聽說裡面還有黑膠唱片、老歌本,匆匆走過沒留意到。
站在第一唱片行的斜對面,延平北路二段202號第一企業中心的位置,1935年時,這裡是第一劇場,為四層樓建築,有1600個座位,是台北市唯一有旋轉舞台的多功能電影院。
可見當年大稻埕曾風光一時啊!
左轉進延平北路二段210巷,又有巷口美食了
聽說他們的福州魚丸蓋有名,改天也來吃吃看。
佳興魚丸店在大稻埕公園旁,來看看李臨秋音樂公園。
李臨秋先生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公園設有解說牌介紹其生平及作品,並定時播放這些歌曲。
有人說摸摸他的筆也可以讓自己文思泉湧喔!
繼續走迪化街一段,先來看看林五湖本館
林家祖厝初建於1851年,為迪化街最古老的建築。連同左右兩間房子一起建造,只有林家祖厝保存最完整,已列入古蹟。
目前臻味茶苑進駐,房子後進還保留林家廳堂格局。
林五湖以命相館起家,大稻埕兩大命相館為林五湖和曾定理,目前都還在營業中,林五湖本館因老屋漏水嚴重而搬到附近執業。
民國98年經行政院文建會核定為歷史古蹟,歷經兩年半全新維修完成。
可進入參觀,但林家廳堂不得隨意進入。傳統閩南建築的家屋仍保持得很好。
開放參觀的時間有林家後裔導覽,才可進入林家廳堂。
繼續沿迪化街老街,看漂亮房子 ~
每一間立面都是精雕細琢,當年匠師參考台北城建築把最美麗的圖案都放到這裡,拱窗、圓柱、雕花、露臺等。
老屋整修中
有的房屋會加蓋,從立面樣式和磚的顏色可看出來。
怡和泰是比較現代主義式的設計,屬於1930年後的作品,與中山堂一樣採用國防面磚。
因立面簡單,所以要有些裝飾點綴,增加華麗感。
迪化街的創意小店很多,我們進去莊義芳看看
想認識120年老屋,150元可古蹟導覽、參觀二樓莊輝玉故居文物館及享用一杯好茶。
人數不限,一個人也可以個別導覽。請洽02-25576198
一樓是文創商品。
迪化街曾經面臨拆街的命運,當日本政府願意買下整條街時,國民政府才覺醒到保存古蹟的重要性。
「起厝千日工,拆厝一陣風」,所幸迪化街被保留下來了。
走老街看漂亮的老房子,欣賞每一家不同風格的立面裝飾。
蔘藥行有像竹節的柱子,很特別
賣鳳梨的貼鳳梨壁飾,賣蔘藥的貼人蔘壁飾,水喔 ~
這家店面有二根古老的柱子也很特別
迪化街漂亮房子各具特色,看也看不完,仔細欣賞令人讚嘆!
最後一站:霞海城隍廟
城隍廟除了拜城隍爺,還有城隍夫人和月下老人,是大稻埕三大廟之一,香火鼎盛的廟宇。
想要尋得好姻緣,來拜月下老人(好多年輕美眉都來拜月下老人)
想要夫妻幸福家庭美滿,就拜城隍夫人。
城隍夫人有幸福鞋,幸福鞋=馴夫鞋,必須先向城隍夫人求取,答應了向櫃台購買,一雙600元。
遺失物品來拜義勇公
廟前有甜甜的茶水供應,寒冷的天氣來杯熱呼呼的平安茶,真是溫暖。
這一趟導覽活動,對大稻埕人文多了一份熟悉感,對街道也有了方向感。
因景點多,把時間拉長了,沿途走過那麼多好吃的店家,記下了,有機會再來一一品嘗。
上午活動結束,就近午餐找美食去了~ 永樂米苔目。
大稻埕人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