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普濟寺為臺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1905年由日籍鐵道部員工集資興建,原名鐵真院。寺中供奉湯守觀音,佛寺採用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為完整,在台灣並不多見。大殿建築為單簷的歇山式,面寬三開間,進深亦得三間,近正方形,屋頂向前伸出,成為入口玄關,為日本江戶時期常用的形式。全殿以高級檜木建造,斗拱及虹樑雕刻精美,鐘形窗子亦具特色。除大殿外,湯守觀音石佛像與村上彰一翁碑等文物同樣深具價值。(解說牌)
市定古蹟「北投普濟寺」位於北投區溫泉路112號
和姊姊家人同遊新北投,假日的「千禧湯」好多人啊!泡不到湯就來走走北投溫泉步道逛逛地熱谷,循路標散步到了普濟寺。
要先爬幾個階梯再右轉進入 ~
自行推開小小的柵門進入
防止流浪動物進入,請記得隨手關門。
再走一小段階梯就到了
相對於北投中山路上幾個熱鬧的景點,這裡清淨無比,是沉澱心靈的地方。
民國52年,于右任先生題字
普濟寺呈現日式風格,供奉湯守觀音。
全殿以高級檜木建造,簡潔典雅;大鐘上是捐獻者芳名。
和台灣寺廟不同的是,大殿鋪上榻榻米。
這應該是法師開示時的座椅吧!牆上肖像不知是第幾代住持?
法會誦經時才會坐在榻榻米上,平常遊客是不方便上去榻榻米的。
寺院外供奉地藏王菩薩,是日式「子安地藏」石佛像,左手抱嬰兒,右手持禪杖,泛稱為「送子觀音」或「子安菩薩」,旁邊有一棵老樟樹。
建築基座挑高在如龜甲形狀的石塊上,有迴廊;窗戶形狀很特別,是鐘形窗。
屋頂向前伸出,成為入口玄關。
斗栱形狀和圖案也很特別
全棟建築還保持得很好,是很典型的日式寺廟。
屋頂鬼瓦沒拍好,還有一個「村上彰一翁碑」沒拍到。
寺廟右邊有一日式房舍,為住持寮房。每個月有「禪二共修」活動。
住持如目法師每月固定帶領參禪共修,及主持各項講經弘法活動。
寺院前小小場地也是禪修的空間
庭院不大,整理得很乾淨。
類似焚化爐的設置,是焚燒落葉枯枝用的吧!不是金亭喔!
在此停留半小時後就離開了,很高興認識了日式寺廟的特色。
每次來新北投,幾乎只在捷運附近閒逛而已,應該還有幾處有特色的寺廟及景點,有機會再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