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參加「揪手作坊」,來到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座落陽明山腰,興建於民國55年,是語堂先生親自設計的。

地址電話:台北市仰德大道二段141號   02-28613003

開放時間:9:00~21:00  週一休館

交通:260、303、681、紅5、小15、小16、小17 永福站(林語堂故居)

 

藍紫色系的房子,我們會聯想到中正紀念堂,以居家形式而言,中國人覺得「藍白」是很不吉利的顏色。但是先生早年遊歷歐洲,他想把地中海風情融入三合院住家,設計出中西合璧造型的房子。

歡迎光臨!一棟很有故事的房子 ~ 林語堂故居

 

藍色琉璃瓦搭配白色粉牆,從西式拱門走進,穿過迴廊......

 

透天中庭,種植翠竹、楓香、蒼蕨等植物,還有可愛的小魚池

中式三合院中有西式廊拱、圓角窗櫺、鐵門和西班牙式螺旋廊柱,以他的生活經驗融入這棟房子的設計理念中。

語堂先生覺得理想的居住環境應該是: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這房子正符合他理想的居住環境。


談起幽默大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很經典的一句話:我覺得紳士的演講,應該要像女孩子的裙子,越短越好。


參觀當天館內活動~著衣趣

因大師喜歡中國長袍的悠閒從容,並配合「京華煙雲」的情節,現場準備長袍、旗袍讓遊客試穿拍照,想像自己是來自過去的人....

體驗一下:穿上旗袍果然婉約端莊,人要衣裝呀!呵呵呵~

 

參觀屋內展示間~

書房,也是親朋好友來訪聚會的地方

進入書房迎面這對聯:文如秋水波濤靜,品似春山蘊藉深。

這是一位後輩送的禮,很貼切的隱喻大師的文章與人品


書房的藏書豐富,展現大師在文學上的成就

目前看到的圖書陳列是經過後人整理分類的,左邊書櫃為文、史、哲學類,右邊書櫃(下圖)為西方文學、外文書籍。

大師曾說:分類是科學,不分類是藝術。

真是幽默大師之言。回頭看看我們家的書櫃,是科學還是藝術?

茶几上有個小鼎,它是菸灰缸。

 

這個大鼎是語堂先生的大女兒送的,猜得到它的用途嗎?

原來是糖果罐!


大師的書桌

大師晚年閱讀需藉助放大鏡+檯燈,右方英文打字機有英文秘書編打,他覺得讀書的樂趣一定要在書桌上有杯咖啡、零嘴和煙斗。

檯燈前的三格容器即是裝糖果、牛肉乾等的點心盒。

在台十年間,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辭典》。

 

從小,就能看出語堂先生的不凡與智慧~

他是二十世紀將中國文化精神向西方引介的最重要人物,1937年出版英文經典名著《生活的藝術》,1947年完成《蘇東坡傳》,同年在紐約成功發明「明快中文打字機」(共花了12萬美金)當時因國共內戰,世局不穩而沒有發行上市。

 

語堂先生喜歡DIY,喜歡小發明,例如:牙膏與牙刷結合、自動門鎖、發牌機.....等

書房玻璃櫃內收藏著這些小發明。


大師的臥房簡樸舒坦,與夫人是分房睡的,當夜晚有靈感寫作時,不會干擾到夫人。

與夫人相處保持「大鳳小林」哲學,在夫人面前自己像個小男人,也像個小頑童,常常和兒孫們一起逗弄夫人,一個溫馨充滿歡樂的家庭。


客廳與餐廳展示間

餐廳牆上掛著先生手書「有不為齋」,代表不隨流俗的處世哲學。

 

餐桌可以左右拉開成為12人大桌,這也是語堂先生設計的。12張椅背上有個「鳳」字,是夫人廖翠鳳的名字,可見對夫人是很深情的。

 

語堂先生喜歡馬的自由奔放,這幅畫是他自己畫的,送給好友~張群先生

 

張群先生回贈一個紙鎮,上面寫著:起得早  睡得好  七分飽  常跑跑  多笑笑  莫煩惱  天天忙  永不老

這番養生哲理很受用,我們也拿來用用!

 

餐廳展示間玻璃櫃中有先生生平收藏品,「抗戰勝利勳章」在表揚先生以他的文學才華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到西方國家之功。

 

日用品

印章、護照等

 

這裡原本是主人家的餐廳及客廳,以房子的格局來看,隔著中庭面對大門,應該是客廳的位置吧!導覽摺頁上介紹這個空間原是「有不為齋」。

目前規劃為餐飲服務,提供遊客餐飲休憩的空間。

 

戶外陽台視野極佳,是語堂先生賞景的地方。

到此一遊,可以點一客餐、一壺茶或一杯咖啡, 或安靜的看一本書,感受文人雅士的悠閒品味。


於陽台處遙望觀音山、淡水河,白天看雲,傍晚看觀音夕照,入夜華燈初上賞夜景、賞月。


從後院看,故居為二層樓


語堂先生墓園

民國55年,大師由美返台定居,生命的最後10年於此度過。

民國65年病逝,長眠故居後園,享年82歲。

誠如導覽摺頁說的:集語言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旅遊家、發明家於一身。語堂先生走過這個世界,走過這個地方,沒有帶走什麼,卻把全部留下。


後院一景

 

戶外露天攬景雅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子 的頭像
    文子

    悠遊大台北

    文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