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因參加台北自行車節,而知道了四四南村的正確位置,這次逛了「橡子共和國」和「月亮公車」後,順遊四四南村。
它與世貿一館中間隔著信義路五段與停車場。
四四南村是台北地區第一個眷村,為大陸青島遷台之四十四兵工廠員工及眷屬所興建。因位於四四兵工廠之南,故名四四南村。
後因人口增加,又陸續增建四四東村及四四西村。
隨著信義計畫區的土地開發及眷村改建,四四南村住戶於民國88年全部遷出,留下的建物則面臨拆除的命運。為此,社區居民及文化界人士發起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並成立四四南村文史工作室。後經文化局古蹟審查委員會勘查,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歷史建築物」,並指定其中對稱的4棟建築物予以保存並加以規劃。終於92年10月25日以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新風貌展現。(導覽摺頁)
這四棟建築物分別規劃為信義親子館、眷村展示館、好丘餐飲生活空間、社區館。
A棟為信義公民會館,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成立「臺北市信義親子館」。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
電話:02-27202555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9:30~12:00、14:00~17:00,週六及週日9:30~11:00、13:00~14:30、15:30~17:00。(週一休館)
每場次限制25對親子,6歲以下兒童及其照顧者使用。(20對網路預約,5對現場排隊)
A棟因有使用限制,我們無法進入參觀,於是穿過窄巷去廣場。
牆面有建築編號
平日的廣場冷清清的,假日有市集才熱鬧。
眷村房子帶有幾分滄桑感,牆面及屋瓦像極了穿著有補丁的舊衣服,相較於右前方的第一高樓 ~101,真是太突兀了。
新舊並存,是台北街頭的另一番景象。
平日沒有營業的店家
C棟「好,丘餐飲生活空間」入口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21:30,週六、日9:00~18:30(每月第一週週一休)
服務電話:(02)2758-2609
天氣太熱了,先進去逛逛 ~
古早味雜貨店
古早的日常用品,看起來多麼熟悉與親切啊!
哇 ~ 這個椅墊我作過,現在覺得有點聳呢!
老冰箱
這一攤不是固定的,這間房間會配合活動靈活運用。
老房子新創意,用書畫當隔間,坐在裡面用餐,好像變得很有書卷氣呢!
或是倚窗而坐,靜靜欣賞古樸的建築,尋找遺忘的記憶。
餐飲區
「好,丘」貝果專賣店,搭配咖啡等飲品也可以坐下來消磨一個酷熱的下午。
多種口味的貝果,價格雖然不便宜,卻賣得很好。
各種台灣在地農物製品與特色創作
最後,沒有在裡面消費,因為剛吃飽,而且下午還有事,所以趕緊去參觀B棟了。
B棟眷村展示館
主要為四四南村文化保存靜態展示,展示主題包括:四四南村歷史軌跡、眷村藝文、眷村媽媽、眷村美食、遊戲人間手工藝及多媒體放映室...等。
到此一遊的拍照點
眷村文物館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會館電話:(02)2723-7937
免費參觀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牆上這首詩詞 ~ 余光中的鄉愁
進入文物館懷舊吧 ~
以前的餐桌、碗盤,覆蓋食物的罩子。
縫紉機
四四兵工廠藍卡其制服
衣櫥
眷村媽媽的手工藝製品
一只皮箱/行李箱,隨軍隊來到台灣,懷抱著一年半載後回鄉的心,這一待,卻是漫漫五十個春夏秋冬。
四四巨龍,過年節慶的遊藝表演也傳承到了台灣。
早期居住格局,每戶大約3.5坪,室內沒有浴室、廁所、廚房,洗澡得到公用水龍頭挑水,上廁所到公廁,非常不便。
後來生活水平提高,村民以加建方式增加使用空間,室內增加吊鋪。利用巷道加建廚房、浴室或房間,此外為克服室內採光、通風不良,村民也在斜屋頂開設天窗。(導覽摺頁)
D棟社區館,供社區民眾集會、觀賞影片、團體室內練習、演出及學習課程。
眷村的窄巷雖然讓每戶人家都缺乏隱私,卻是居民可以閒話家常、凝聚感情的社交空間。
綠草斜坡內是防空洞
現在,眷村建築已經成為拍婚紗的景點了。
交通資訊
公車 / 世貿中心站(莊敬路上) 1、22、33、37、226、266、228、665、藍5
公車 /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信義路上)207、797、信義幹線、信義新幹線、藍5
捷運 / 台北101/世貿站2號出口,出站後左轉步行約50公尺
留言列表